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領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

揭秘"救火隊長"周恩來如何在"文革"中苦撐危局【9】

2021年01月07日10:4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美國總統“暗送秋波”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美國政府採取敵視、封鎖、遏制和孤立新中國的政策,致使中、美兩國關系和中、美兩國人民交往斷絕了20多年。隨著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美國政府不得不調整對華政策。

1969年3月蘇聯武裝挑起珍寶島流血沖突后,美國總統尼克鬆做出了調整對華政策的大動作。

7月間,尼克鬆訪問亞洲和歐洲的一些國家,他多次表示:美國准備開始同北京交往,反對蘇聯建立“亞洲安全體系”﹔如果讓中國繼續處於“孤立”狀態,亞洲就不能“向前進”。在羅馬尼亞訪問時,他甚至稱:不應孤立中國,美國願意同蘇聯和中國都建立友好關系。

7月21日,美國國務院宣布:放寬對中國的貿易和到中國旅行的限制。

7月26日,西哈努克致函周恩來,並轉來美國參議院民主黨領袖曼斯菲爾德要求來華見周恩來、就中美關系問題進行接觸的來信。

7月28日,美國國務卿羅杰斯也放出話來:希望同中國恢復外交對話。

中南海裡的毛澤東和周恩來,極大地關注著美國對華政策的這些新動向。一項改變中、美、蘇三國關系格局的外交決策,在他們中間醞釀開來。

到了金秋9月,北京的大街小巷,正在以它喜氣洋洋的面貌迎接人民共和國成立20周年。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南邊山水相鄰的越南民主共和國也正在慶祝她獨立24周年。9月2日,是越南的國慶日。這天上午9時47分,越南領袖胡志明因嚴重的心臟病不幸逝世。鑒於當時越南的抗美救國斗爭正處於關鍵時刻,越南政府為防國內局勢動蕩,決定將胡志明逝世的時間改為9月3日,定於9月9日為胡志明舉行國葬,並到9月4日才正式公布。

9月4日凌晨,差不多與越南公布胡主席逝世消息的同時,以周恩來為團長、葉劍英為副團長的中共代表團星夜兼程前往河內吊喪。

中共中央考慮到,蘇聯將派出以黨內第二號人物柯西金為首的代表團赴河內吊喪,認為中共代表團不宜在河內與蘇共領導人碰面。於是,9月4日當晚,周恩來與葉劍英到河內的醫院瞻仰完胡志明的遺容后,便飛回了北京。

周恩來此舉,第二天就引起了國際輿論尤其是美國輿論的關注。美聯社在9月5日的電訊中說:“美國一個不願透露姓名、地位不低的官員對周恩來避免與柯西金打交道離開河內,感到非常高興。周恩來避免會晤柯西金,不表明中蘇沖突有任何新變化,而表明沖突糟到什麼程度,說明整個中蘇問題已經達到沒有任何伸縮的余地……”

周恩來有意回避一事和國際輿論的反應,反而給蘇聯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壓力。蘇聯畢竟不願意讓“美帝國主義”利用中蘇矛盾。

9月10日,周恩來接到了一封發自中國駐河內大使館的急電,上面說: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想在回莫斯科途中路過北京時,與周恩來總理會晤。

中共中央在接到柯西金的要求后,考慮到國際國內形勢,決定讓周恩來同柯西金會面。

9月11日10時50分至14時30分,周恩來在首都機場貴賓室與柯西金進行了歷史性的會晤,就中蘇關系的緊迫性問題交換了意見。

會談中,周恩來說:“約五年前,毛澤東同志對你說過,理論和原則問題的爭論可以吵一萬年。但這是理論的爭論。對這些爭論,你們可以有你們的見解,我們可以有我們的見解。這些爭論不應當影響我們兩國的國家關系。因為不同意見的爭論,不要說現在,就是到了共產主義社會,也會存在,一萬年以后,也會有矛盾,有斗爭。中蘇兩國的問題,隻要我們心平氣和地來處理,總是可以找到解決辦法的嘛!五年前我送你到北京機場途中也說過嘛!”柯西金說:“中蘇之間積累的問題很多,要一個一個討論的話,可以討論三個月。”

周恩來說:“目前看,我認為邊界問題是現在問題的中心。”柯西金點頭稱是。

周恩來趁熱打鐵:“在邊界沖突問題上,中國是被動的。打開地圖就會知道,今年發生沖突的地方都是爭議地區。你們總說我們要打仗,我們現在自己國內的事還搞不過來,為什麼還要打仗呢?”柯西金知道中國正在忙於進行“文化大革命”。

“我國領土廣大,足夠我們去開發,我們沒有任何軍隊駐在國外,我們也不會侵略別人。可是,你們調了很多兵力到遠東。你們說我們想打核大戰,我們的核武器達到了什麼水平,你們是清楚的。”說到這裡,周恩來不由得有些激動。他雙目炯炯,濃眉直豎,語氣擲地有聲:“你們說,你們要用先發制人的手段來摧毀我們的核基地,如果你們這樣做,我們就宣布,這是戰爭,這是侵略,我們就要堅決抵抗,抵抗到底。”

周恩來誠懇地提出,中蘇之間的理論和原則問題爭論不應影響兩國的國家關系,不應妨礙兩國國家關系的正常化﹔中蘇邊界問題是目前中蘇兩國關系的中心問題,雙方可以通過談判最終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他進一步說:“當務之急,是在談判解決問題以前首先採取臨時措施,使雙方武裝力量在爭議地區脫離接觸,避免武裝沖突,維持邊界現狀。雙方首先就此簽訂一個協議,進而恢復解決邊界問題的談判。”

他提出了在邊界問題解決之前雙方應共同採取的幾項臨時措施:一、維持邊界現狀﹔二、避免武裝沖突﹔三、在有爭議地區雙方武裝力量脫離接觸。柯西金提議,臨時措施中還加上一條:雙方邊防部門有事可預先聯系。

周恩來說:“臨時措施解決了,邊境的緊張狀態就會變成緩和狀態了。”柯西金同意周恩來的意見:“周恩來同志,緩和邊界緊張局勢是我們由衷的真誠的願望,我們能夠也一定能夠做到。”

經討論,雙方商定於近期各派代表團舉行中蘇邊界問題談判。雙方還討論了有關保持和發展兩國貿易、恢復互派大使等問題。

這次會談的結局,早在毛澤東與周恩來的預料之中。蘇聯方面想同中國緩和一下關系,借中國壓美國。這次談判一直持續了9年之久,雖未達成任何協議,但兩國邊界未再發生大的武裝沖突。

中蘇之間的總理級高層接觸,很快被美國情報部門獲悉。大洋那邊的尼克鬆更坐不住了,他決定急起直追,不能讓蘇聯搶先與中國改善關系,努力尋找通向“古老中國”的渠道。尼克鬆決心採取主動,加快與中國接觸的步伐。

接著,尼克鬆、基辛格利用出訪的機會,請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汗、羅馬尼亞總統齊奧塞斯庫向中國領導人傳話:美國不同意蘇聯建立亞洲集體安全體系的建議,不參加孤立中國的安排,希望同中國對話。10月,美國政府通知中國政府,它將停止派驅逐艦到台灣海峽巡邏。

美國在放寬限制的同時,想方設法同中國接觸。12月3日,在波蘭華沙文化宮舉辦的南斯拉夫時裝展覽會上,美國駐波蘭大使斯托塞爾追著中國駐波蘭使館譯員表示,得到華盛頓的指示,准備恢復同中國大使館的聯系,願意同中國駐波蘭大使館代辦雷陽會晤。

當晚,周恩來看到中國駐波蘭大使館的來電后,感到打開中美兩國關系大門有望,立即報告毛澤東:“找著門道了,可以敲門了,拿到敲門磚了”。

作為中國政府的一個回應“信號”,周恩來批准釋放2月16日因兩名乘游艇進入中國海域而一直被拘留的美國人,並通知美國駐波蘭大使斯托塞爾。幾天后,斯托塞爾應中國駐波蘭大使館邀請,同中國駐波蘭代辦雷陽會晤,成為第一個進入新中國駐外大使館的美國大使。

基辛格把雙方這一階段的相互探詢稱為“與中國人跳的一場錯綜復雜的小步舞”。

11月份,美方通過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汗,向中國駐巴大使張彤表示:尼克鬆總統想同中國領導人接觸。一個星期以后,周恩來在接見巴基斯坦駐華大使凱瑟時表示:“請轉告葉海亞?汗總統:尼克鬆如要同我接觸,盡可利用官方渠道。”周恩來的話,由巴基斯坦方面傳給了白宮。

1970年3月21日,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館急報國內外交部:巴總統葉海亞.汗向大使張彤轉達尼克鬆口信——“准備開辟一條白宮通向北京的直接渠道,如果北京同意的話。這樣一條渠道的存在,將不會被白宮以外的人知道,而且我們可以保証完全地自由決斷。”

熟諳外交之道的周恩來立即在電報上批示:“尼克鬆想採取對巴黎談判辦法,由基辛格秘密接觸。”

一個對世界保密(主要是對蘇聯保密)的“秘密接觸”行動,在尼克鬆、基辛格和毛澤東、周恩來之間實施開來。

之后,尼克鬆又不斷向中國方面傳來信息:

——美中和解十分重要,美國絕不會與蘇聯共謀反對中國。白宮願派一高級使節秘密訪華。

——准備派其高級助手在任何時候和任何地點與中國的相應代表對話。

對尼克鬆的信息,周恩來採取了中國式的回答。

10月1日,是中國人民慶祝自己國慶節的重要日子。在周恩來的安排下,正在中國訪問的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夫婦被邀請登上了天安門城樓,並站在毛澤東身邊,檢閱首都北京的國慶游行隊伍。

11月5日,周恩來會見來訪的埃德加?斯諾,再次強調台灣問題是中美會談的關鍵。他指出:“中美談判從1955年開始到現在,沒有解決什麼問題。為要解決問題,現在就要談台灣問題,就是美國武裝侵略和佔領台灣及台灣海峽。其他問題都是次要的。”他聲明:關於台灣,我們談判的態度和方針不會改變,應該改變的是美國政府。我們的大門是敞開的。周恩來同斯諾的這次談話,同年12月13日,意大利《時代》周刊發表了斯諾撰寫的《同周恩來的談話第一部分(談外交問題)》。

11月14日,就在尼克鬆再次托訪華的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汗轉達口信的時候,周恩來對葉海亞.汗表示:“因為尼克鬆通過閣下轉告的是口信,我們也應該通過閣下口頭回答尼克鬆總統。閣下清楚,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不容外人干涉。美國武裝力量佔領台灣和台灣海峽,是中美關系緊張的關鍵問題,中國政府一直願意以談判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是談了15年還沒有結果。現在,尼克鬆總統表示要走向同中國和好。如果美方真有解決上述關鍵問題的願望和辦法,中國政府歡迎美國總統派特使來北京商談,時機可通過巴基斯坦總統商定。這就是我們的口信。”

11月21日,周恩來會見羅馬尼亞部長會議副主席勒杜列斯庫,他受齊奧塞斯庫的委托,前來中國轉達尼克鬆和美國國務卿羅杰斯的口信,他們對尋求同中國關系正常化的解決辦法表示關切,尼克鬆再次表示同中國領導人就改善中美關系進行談判的願望。會見時,周恩來重申中國政府對台灣問題的一貫立場,強調如果真有解決這一關鍵問題的願望和辦法,中國政府歡迎尼克鬆的特使或尼克鬆本人來北京商談。

隨后,中國發出了強有力的回應“信號”。12月25日,《人民日報》頭版右側“毛主席語錄”欄登載:“全世界人民包括美國人民都是我們的朋友。”下面在《毛澤東主席會見美國友好人士埃德加?斯諾》的通欄標題下,以將近半版的篇幅登載當年10月1日國慶節毛澤東和斯諾在天安門城樓上的合影照片和一段文字說明。這是周恩來特意對版面做的精心安排,以此作為對尼克鬆多次表示改善中美關系的首次公開回應。

你來我往,中國方面做出了積極的回應。大家都在試探和尋找時機。

(責編:唐璐、張鑫)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