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應旺
2020年12月08日13:1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政協工作和統戰工作成就
1949年,周恩來擔任全國政協第一屆副主席,1954年之后擔任全國政協第二、第三、第四屆主席直到去世,是總管全國政協工作和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領導人。他貫徹執行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善於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周恩來致力於祖國統一大業,為解決香港、澳門和台灣問題,進行了大量基礎性、開拓性的工作。早在1957年,周恩來就指出:“香港應該化為經濟上對我們有用的港口。”他認為“香港的主權總有一天我們是要收回的”,但是,“我們不能把香港看成內地。對香港的政策同對內地是不一樣的,如果照抄,結果一定搞不好”。“香港要完全按資本主義制度辦事,才能存在和發展,這對我們是有利的。”在這樣的認識指導下,在西方國家封鎖中國時,香港對打破封鎖發揮了特殊作用。
為解決台灣問題,1963年,毛澤東和周恩來提出了“一綱四目”的指導方針。“一綱”是:隻要台灣歸回祖國,其他一切問題都尊重蔣介石與陳誠的意見妥善處理。“四目”是:一、台灣歸回祖國后,除外交必須統一於中央外,所有軍政大權、人事安排等都由蔣介石與陳誠全權處理。二、所有軍政及建設費用不足之數,都由中央撥付。三、台灣社會改革可以從緩,必須等條件成熟並尊重蔣介石與陳誠的意見,協商決定然后進行。四、雙方互約不派人進行破壞對方團結之事。這些認識正是后來鄧小平“一國兩制”構想的理論先河。
周恩來堅持民族團結和民族平等,參與制定並組織實施黨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為實現各民族的共同發展、共同繁榮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周恩來認為中國的現代化一定要全面發展起來,一定要所有的兄弟民族地區、區域自治地區都實現現代化,一定要各民族共同繁榮富強。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包爾漢、烏蘭夫、老舍,這些不同少數民族的代表人物,都視周恩來為自己最可信賴的朋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