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林
2019年05月16日11:3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爭論隻要不妨礙工作,有利於工作,就應當提倡、鼓勵。”
周恩來歷來重視科學技術,尊重知識和人才。在調查研究時,除了認真聽取群眾的意見外,他還十分重視向專家、學者咨詢,要求做到“領導干部、專家、群眾三結合,既要提倡敢想敢說敢做的革命精神,又要提倡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每當工作涉及專業性的技術問題時,他就找有關的專家、學者或有實踐經驗的同志征求意見﹔尤其對於一些“反意見”,也給予特別的對待和尊重。在很長時間裡,黨內普遍強調算“政治賬”,周恩來則強調管經濟就要算賬,熟悉各種統計數字,開會總要請“二排議員”(業務專家、助手),聽專家意見。
人民大會堂設計方案的確定,就是周恩來依靠專家、兼收並蓄、集思廣益決策思想和方略的體現。而在設計和修建密雲水庫的過程中,為確保水庫工程質量,周恩來一再強調要尊重和發揮科技工程人員的作用,要充分討論,詳細論証,並特別要求設計負責人——清華大學的張光斗教授對設計上的重大問題一定要親自鑒定或簽署意見。后來,他還向密雲水庫領導提出,要尊重張教授的意見,要請張教授常駐工地,設計圖紙必須經張教授鑒定和簽字。在施工過程中,專門設置了質量檢查站,並派由教授、講師和應屆大學畢業生近百人組成的設計代表組常駐工地。周恩來每次聽取水庫工程建設情況匯報時,都要征求設計組的意見。在建設過程中,工程師馮寅提出了用混凝土防滲牆的辦法,來解決施工中遇到的大壩地基沙礫石覆蓋層漏水的難題,周恩來稱贊了馮寅敢於創新的設計指導思想,指出可以先做試驗。施工隊經過摸索、消化、試驗,掌握了科學的技術再投入正式施工,順利完成了水庫的建設。
周恩來尊重各方面專家、學者的觀點,鼓勵有益的爭論,從不把自己的意見強加於人,更不以勢壓人,不以權力、官銜壓制和抹殺正確意見。在三峽及葛洲壩工程決策中,存在“兩派之爭”。他認為:“爭論是必要的,不爭論哪會有這樣多的材料回答各方面提出的問題”﹔“爭論隻要不妨礙工作,有利於工作,就應當提倡、鼓勵”﹔“在今后的工作中,還允許有反對意見。三峽是千年大計,對問題隻談一面,很容易走到片面。為三峽搞得更好,還是可以爭論的,因為這樣才能有利於工作”。他多次強調,“敢提意見就好”,“總得有對立面,沒有對立面危險得很”,“共產黨員就是要堅持真理”,“不尊重科學,不堅持真理,這是黨性問題”。周恩來知道林一山有不同意見,每次開工程研討會都讓工作人員通知他參加,在會上還特意請他談看法,會后又讓他把意見寫成書面材料附在報告后面一並送毛澤東參閱。得益於周恩來鼓勵民主論爭的良好作風,“兩派之爭”一直持續了30多年,先后掀起幾次高潮,直到工程最終上馬。林一山回憶道:“周總理不僅工作作風深入細致,而且特別講民主。他再三強調要聽取不同意見、反面意見,甚至動機不純的意見。在他看來,在我們的體制下,必須發揚民主,以便從不同的意見中吸取好的東西,真正做到集思廣益,眾志成城。”
在科學技術日益發展和經濟社會情況異常復雜的現代社會,一個人要樣樣精通是非常困難的,但作為一個領導者,卻常常需要對各種專門性問題進行決策,這是對領導者的基本要求。周恩來能出色地做到這一點,除了他具有驚人的理解力、記憶力和分析判斷能力外,更重要的是他重視廣泛聽取各方面專家的意見,不閉目塞聽,做到“謙虛一些,謹慎一些”,避免盲目拍板﹔善於集中大家的正確主張,汲取眾人的知識、智慧,作出符合客觀實際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