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林
2019年05月16日11:3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對於重大問題,我們主要領導干部,一定要親自出馬。”
周恩來公務繁忙,不可能長時間深入基層,事事都作直接調查。很多時候,他通過召開會議來集中聽取各方的意見,進行調查研究,從中了解問題。在重大問題的決策時,特別是出現爭論時,周恩來經常召集各種會議,反復討論研究,從中進行比較和鑒別,把最好的意見和方案集中起來。他認為在會上多聽取各種意見,可以集思廣益,對問題獲得比較全面的了解。在召開座談會或討論會時,他總是讓大家暢所欲言,充分發表意見,積極參加討論,仔細研究如何解決問題﹔不滿足於看書面材料,而是利用會上會下一切機會,向來自現場、來自基層的人進行調查,非常具體,非常深入。
1963年5月1日,周恩來得悉我國自行研制的第一艘萬噸貨輪“躍進號”不幸在首航日本途中沉沒,當即指示海軍迅速派軍艦前往營救。當時還不清楚沉沒原因,外電議論紛紛,被救回來的船員也眾說不一。周恩來決定先查明情況再作處理。他指示新華社待情況弄清后再發表正式聲明,並立即成立專門小組調查此事。周恩來先后四次主持召開專家、船員會議,向事件親歷者、專家、技術人員和有關負責人反復調查了解情況。5月12日,周恩來在上海聽取東海艦隊和上海海難救助打撈局關於出海調查准備工作的匯報后指出:“我們在調查‘躍進號’沉沒的原因時,一定要實事求是,要有科學態度。”他並向東海艦隊領導人提出:“對於重大問題,我們主要領導干部,一定要親自出馬。這要成為一條規矩。”后經調查發現,“躍進號”出航前班子組建倉促,試航訓練的時間很短,對航線、海域、暗流等情況不熟悉,很可能是偏離航線造成觸礁沉沒。為進一步摸清事實真相,取得物証,周恩來決定派人出海進行現場調查。出海編隊克服重重困難,拍下了現場有關照片,取回了航海日志和其他實物,以確鑿的物証証明“躍進號”是偏離航向觸礁沉沒的。新華社隨即發表聲明,平息了外國的猜測和議論,外電轉而贊揚中國的務實態度。
在1970年2月的全國棉花生產會議上,周恩來把30個糧棉高產典型的代表請上台去,一個個詢問,對每個典型都作了詳盡、周密的調查。有些地區報典型材料的數字不准確,有的單位領導不能准確地回答問題,周恩來都給予嚴肅的批評。通過周密細致的調查,弄清了情況,發現了問題,作出了有針對性、切合實際的指示,提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遇到事情先不要武斷地下結論,通過召開當事人和有關部門參加的會議,充分調研,掌握盡可能多的情況,然后再作結論,尋求符合問題實際的解決方案。這種科學的工作方式和決策方法,避免了節外生枝,使不少問題得以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