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領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

周恩來實事求是搞調研【3】

李 林

2019年05月16日11:3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切問題都要到現場去實踐,通過實踐,不斷總結,取得經驗,然后再實踐再總結。”

為了解民情民意,掌握真實情況,在處理問題時做到心中有數,為管理和決策提供信息支持,周恩來在工作之余,經常到基層、到有問題的地方去,深入群眾中,開展專題性調查研究。正如他在1964年所說:“一切問題都要到現場去實踐,通過實踐,不斷總結,取得經驗,然后再實踐再總結。”他席不暇暖地奔走於祖國各地,深入社會基層,大江南北處處留下了他的足跡。1958年至1961年,周恩來曾三赴三門峽水利工程現場調研,下到工地向工程技術人員和工人們了解具體施工情況,並親自主持召開現場會,詳細聽取各方面意見,還與水電部、沿黃晉陝豫三省、黃河水利委員會、三門峽工程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商討解決黃河泥沙的問題。由於缺乏經驗,三門峽水利工程建成蓄水后,庫區的淤積程度嚴重超出預計。周恩來一面主動承擔責任,一面總結教訓,認真謀劃可行的補救方案。在他主持下,批准實施“兩洞四管”的改建方案,挽救了一座接近失敗的水利工程。

1961年5月,周恩來到邯鄲農村就公共食堂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在武安縣伯延村,他走訪了幾十戶貧下中農家庭,了解群眾的生產、生活情況,視察集體食堂,查看社員伙食,並與群眾同吃玉米面糊,召開社隊干部、社員代表、農技人員等參加的座談會。當時社員群眾最關心食堂問題,但都不敢說食堂不好。村民張二廷率直地向周恩來說了真話,反映了食堂存在的問題以及一些干部的作風問題。周恩來很贊賞,主動與張二廷交朋友,親自到張家看望,在炕沿上與他促膝交談。經過多方面調查了解,周恩來認為不宜繼續實行大食堂供給制,如實地向中央作了匯報,提出人民公社存在的四個主要問題。后來中央和國務院在農村政策上改變了前期的做法,滿足農村群眾的要求,解決食堂問題,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在遇到重大事故和突發災難時,不管是天寒地凍還是炎夏酷暑,周恩來總是不辭辛勞,甚至不顧個人安危,一定要到出事現場去仔細了解情況,與干部群眾一起解決問題,應對災難。周恩來對革命老區等相對落后地區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格外惦念,經常到這些地區去調研,誠懇地與當地干部群眾一起商討發展經濟、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措施,以期盡快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

1966年3月8日,河北邢台地區發生強烈地震。次日,周恩來就冒著余震的危險趕往災區。他直奔震中地帶,在余震不斷的情況下,履險如夷,從容鎮定地穿行在狹窄的街巷中,走進一個個窩棚,向干部和群眾詳細詢問受災的情況,親切慰問群眾,鼓舞大家的斗志。3月22日,邢台再次發生強烈地震。4月1日,他又乘直升機飛赴災區,在一天內連續奔赴四個受災縣,七次在萬人群眾大會上講話。在巨鹿縣何家寨公社,他讓群眾背著風,自己頂著六七級大風,迎著漫天風沙站在大木箱上給群眾講話,鼓勵大家團結起來,發展生產,重建家園。從早到晚,他一口飯也沒顧得上吃,一刻不停地走村串戶。回到住地后,他在戰士營房裡吃了點家常烙餅和炒白菜,又連夜開始新的工作。

1973年6月,周恩來陪越南外賓參觀延安。趁此機會,他考察了延安的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產生活情況。在同延安地區黨政負責人談話時,他得知群眾的生活仍十分困苦,難過得流下眼淚。當晚,周恩來主持召開陝西省省地黨政負責人會議,痛心地說:“沒有想到,延安人民的生活還這樣苦。”“我是總理,全國當家的,這個家沒管好,有責任呀。我對不起延安人民。”他認真地同大家一起研究發展生產、改善人民生活、改變延安落后面貌的措施。回京后,他又找來一些老干部,發起成立首都支援延安辦公室,動員各方面力量,幫助延安發展經濟和文化,使延安加快了發展的步伐。

(責編:唐璐、張鑫)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