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林
2019年05月16日11:3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要了解真實情況,就要與老百姓平等相待。”
周恩來認為,調查研究不是一個簡單地下到基層和群眾中間獲得情況的過程,而是一個貼近群眾,密切黨群和干群關系,傾聽意見的過程。因此,他十分注意同群眾接近的方式。
周恩來指出:“調查研究不能成災,事前應當有准備,應當寫好提綱﹔還要自帶糧票,注意節約。”“要了解真實情況,就要與老百姓平等相待。”他特別強調,領導干部不能搞特殊化,與群眾區別對待和隔離起來,要杜絕那種事先安排、前呼后擁的調研方式。在調查中,他總是輕車簡從,不要迎送,反對戒備森嚴。他曾嚴厲批評過那種把眾人攔住為領導車輛讓路的封建官僚做法。他說,到處設卡,連自己的人民群眾都信不過,還談什麼為人民服務。
在調研過程中,周恩來完全把自己融於群眾之中。在工廠、農村、工地上,他常常同工人一起排隊買飯,與農民同吃一鍋飯,和民工一起席地而坐,一口白水一口干糧。周恩來經常採用“直呼其名”的方式,主動拉近與談話對象之間的心理距離。北京協和醫院的老醫師董炳昆曾回憶起與周恩來的一次接觸:“總理和大家更是像老熟人一樣親切交談起來。一開始總理就對每個人一一指點,說誰是哪個學校畢業的,哪裡人。這種驚人的記憶力使我們大吃一驚。萬萬想不到日理萬機的國家領導人,天天會見那麼多人,竟然將隻在醫院見過幾面的醫生、護士的姓名記得那麼清楚准確。……我想這不單是個記憶力問題,而是反映了總理對人的尊重和對事業的責任心。”
當群眾不敢講真話時,周恩來總是從閑聊入手,營造輕鬆和諧的氣氛,因勢利導,進行思想溝通和交流。1956年7月,他在上鋼一廠視察時,親自來到職工食堂排隊買飯,和工人一起邊吃邊談。總理和工人之間的距離沒有了,大家像朋友一樣在一起拉家常,從而聽到了群眾的心裡話。1964年,周恩來到邯鄲調查紡織女工福利待遇問題,大家誰也不肯講困難。看到大家很拘謹,周恩來便同兩年前見過面的勞動模范李秀芹拉起家常來,從她的婚姻談到她的“菜籃子”、再到她的工資……人們漸漸不再拘束,大家圍繞著福利待遇問題,談了許多情況。
1958年,周恩來帶領有關部門領導和專家視察三峽地區,對三峽工程進行調查研究。周恩來一行實地考察,風塵仆仆,又連夜召開三峽工程技術討論會。討論會結束時已是深夜,周恩來不顧勞累,鋪開規劃和設計圖仔細研究。天亮以后,他的秘書告訴有關負責人說:“總理發現裡面的數據有錯誤。”后經復查,証明數據確實不對。這種深入細致的工作作風,讓大家十分感動。在調查中,周恩來堅持既聽喜也聽憂,而且還特別注意“求真”,防止“別人把我們封鎖起來”。在尊重地方同志意見的同時,周恩來常常採用“突然襲擊”的辦法,到那些事先沒有得到通知安排、沒有做過手腳的地方去調查,從中發現問題。他說:“你要想摸到真實情況,就不要老是圍著別人挑好的地方轉,要多到那些事先沒有得到通知的地方走一走,在那裡你才會看到、聽到最為真實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