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袆楠(北京)
2020年11月24日08:5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1961年下半年,美國搞“拉陳(誠)抑蔣(介石)”的陰謀,企圖通過擴大陳誠與蔣氏父子之間的矛盾,達到制造“兩個中國”的目的。根據周恩來的提議,黨中央決定以促進陳(誠)蔣(介石)的團結,來打擊美國的破壞陰謀。圍繞此點,周恩來請人向台灣方面轉達了中共的意見:希望蔣介石、陳誠、蔣經國團結起來,反對美帝國主義。他表示相信,陳誠有民族氣節,不會被美國牽著鼻子走。他還特別提醒蔣介石,要加強內部團結,把軍隊抓在手裡,美國就不敢輕舉妄動了。周恩來的工作,對台灣方面產生了巨大影響。蔣氏父子對美國提高了警惕,陳誠也表示:“中共有大國風度,我們也要向歷史作交代。”另一方面,在蔣氏父子和陳誠都對美國有所警惕的情況下,經周恩來建議,中共中央決定進一步加緊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工作。周恩來於1963年初請張治中、傅作義致信陳誠,信中除了重申中共中央和平統一祖國的方針外,還把過去中共中央關於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一個總方針”和“四條具體意見”,歸納成了“一綱四目”。“一綱”就是:祖國必須統一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隻要台灣歸還祖國,其他一切問題都尊重蔣介石和陳誠的意見妥善處理。“四目”即是前述經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的解決台灣問題的四條具體意見。 “一綱四目”,經張治中、傅作義以信件形式轉到了蔣氏父子和陳誠手中。不久,周恩來又請有關人士轉告陳誠:台灣歸還祖國后,可以行使更大的自治權利,除外交外,軍隊、人事均可由台灣朋友自己來管。他說:過去送的信件雖然是個人寫的,但卻是政府的意見,我們個人在政府中擔負的工作可以變更,但對台工作的政策是不會變的。周恩來這方面工作對蔣介石和陳誠都產生了影響。蔣介石雖然在祖國統一問題上沒有邁出較大的步子,但他一直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反對制造“兩個中國”的立場更加堅定,直到去世,他也沒有放棄這一立場。陳誠在病逝前寫下的遺言中,也放棄了“反攻大陸”、“反共”的內容。這都是中共爭取和平統一祖國工作卓有成效的體現。
周恩來概括的“一綱四目”,把中國共產黨和平統一祖國的方針具體化了。“一綱四目”的內涵就是“一國兩制”,不僅如此,“一綱四目”還是具體落實“一國兩制”的可以直接實行的方案,它比較完整地概括了中共的方針,形成了中共和平統一祖國原則、方針、政策、辦法的內在統一,中共具有可操作性。 “一綱四目”的著眼點是爭取用和平的方式統一祖國,而力求避免戰爭的方式解決台灣問題,無疑符合全中國人民的利益。
周恩來對“一綱四目”的概括,是對此前中共解決台灣問題一系列原則、方針、政策、辦法的總歸納。此后的十幾年,雖然國內外形勢變化很大,但中共從未放棄和平統一祖國的努力,從未放棄“一國兩制”構想。這一構想后來一直被歷屆中央政府所繼承和發展,直到今天仍然在處理台灣問題中發揮巨大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