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領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

揭秘:周恩來留法時如何向馬克思主義轉變【5】

2020年09月02日10:14    來源:人民網-讀書頻道

周抬頭看了看,手裡卻還在不停地寫著。

  “給,帶上它,”他邊說邊把這個包遞給了那位朋友,“等到了裡昂,我們也許需要用它來消磨時間呢!”
果然不出所料,他們真的出事了。在裡昂,他們被捕了,並被扣押在一座兵營裡。他們進行絕食,以示抗議。在巴黎的周恩來得知后,立即和聶榮臻、王若飛等進行營救。

  法國政府作出了驅逐學生的決定。100多名學生被押上駛往馬賽的火車,隨后又被趕上開往中國的輪船。李立三就在這些人之列。他們發覺自己被過早地遣送回國了。李立三比周恩來大兩歲,湖南人,出身於貧苦家庭。他比周早來法國一年,一直是半工半讀。他還組織了一個自己的社會主義研究小組,並在此后加入了周及其他人組織的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負責宣傳工作,而周恩來負責組織工作(這和幾年后他們倆在中國共產黨內擔任的職務幾乎一致)。擅長講演、激進而又頑強的李立三主持黨的工作時,周恩來是他的忠實的支持者。

  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於1921年7月在上海成立。這個消息過了一段時間才傳到巴黎,周恩來向國內的朋友通報了在法國的大多數覺悟社成員的情況,並說經過長期的探索和討論,他最后也選擇了共產主義。他還補充說:“1921年10月剛過,我們就作出了正式決定。”在寫給天津覺悟社朋友的信中,他也談到了自己到歐洲一年來的思想變化。他寫道:“覺悟社的信條自然是不夠用,欠明瞭……我方到歐洲后對於一切主義開始推求比較……而現在我得有堅決的信心了。”在猛烈地抨擊了國家主義和無政府工團主義之后,他又寫道:“政權在資產階級手中握著,生死的命運既由他們操著,工人哪有成功的希望呢?……我們當信共產主義的原理和階級革命與無產階級專政兩大原則。”

  周估計當時在留法的中國學生中,三分之二的人是潛在的共產主義者,其他人中無政府主義者和國民黨的民族主義分子各佔一半。

  1921年春,周成了正式的共產主義5人小組的一名成員。這標志著他轉而信仰共產主義運動的第一步。1921年年末,他開始籌備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大部分政治上積極的留法學生都加入了這個組織。

  1922年年初,周恩來又來到倫敦,進行了近兩個半月的考察。后來,他曾對一位美國記者承認說,他“不喜歡那兒”。1月15日,他向《益世報》報道了英國軍隊在愛爾蘭和埃及的暴行,並預言這些麻煩將導致英軍在中東的更殘酷的行動。周恩來在倫敦時,發生了一件后來被証實對其政治發展影響極為重大的事情。曾在天津加入了周恩來的覺悟社的黃愛,在長沙的一次紡織工人大罷工中被槍殺。黃因此成了早期共產主義烈士之一。周懷著強烈的悲痛感,撰文悼念犧牲的同志,這充分顯示了他們之間特殊的友誼。

(責編:唐璐、張鑫)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