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領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

周恩來提醒居安思危 國歌中留下了這句詞

陳宇

2019年05月09日15:5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國旗國徽國歌征集啟事

  軍事科學院陳宇大校獨家提供,請勿轉載!

  一唱雄雞天下白。當三年解放戰爭的隆隆炮聲接近尾聲時,新中國像一輪紅日在東方的地平線上噴薄欲出,同時也在呼喚著新國歌的誕生。

  (一)兩次各數百份國歌征稿都不盡人意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之前,對於開國大典中奏什麼曲子,曾有過激烈的爭論。有人主張用德國的,因為世界閱兵曲子不是用德國式的就是用日本式的,因為這兩個國家的閱兵曲子聽起來的確顯得有力,也很有節奏感﹔也有人主張用蘇聯的曲子,理由是社會主義國家應該“一邊倒”,開國大典中也應奏蘇聯的曲子﹔而大多數人則堅持最好還是用中國自己的曲子。一時意見紛呈,莫衷一是,誰也拿不定主意。由於這件事關系重大,政協會議籌備委員會隻好將這個問題先提交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人商議后再作最后決定。毛澤東在得知這件事后,干脆利索地說:“這有什麼可爭議的,我們自己的開國慶典,當然要用自己的曲子,奏我們新中國的國歌。”然而,毛澤東在這時說歸說,新中國的國歌又在哪裡呢?

  國歌反映著一個國家的民族精神,是一個國家的象征,新中國理應有新的國歌!在毛澤東的提議下,政協籌備委員會決定向全國開始征集國歌詞譜稿。這個任務交給了由馬敘倫任組長,葉劍英、沈雁冰任副組長的政協籌備會第六小組具體負責,並設立了“國歌初選委員會”。

  1949年6月,第一屆全國政協籌備會緊鑼密鼓地籌備新中國成立的一些事項,其中確定新中國國歌的工作已迫在眉睫。7月4日,葉劍英在中南海勤政殿第一會議室主持召開了第六小組第一次會議,推選郭沫若、田漢、茅盾、錢三強、歐陽予倩五人組成國歌詞譜初選委員會,郭沫若為召集人。從7月15日到26日,由郭沫若等人代表政協籌備會第六小組起草的《征求國旗國徽圖案及國歌詞譜啟事》,經毛澤東、周恩來修改審批后,分送《人民日報》、《天津日報》、《光明日報》等國內外各大報紙連續刊登八天。國內各報和香港及海外華僑報紙也紛紛轉載。這樣大規模地在報紙上征集國旗、國徽、國歌,在中外歷史上是少見的,反響十分強烈。8月5日,第六小組第二次會議決定,聘請馬思聰、賀綠汀、呂驥、姚錦新四位音樂專業人士為國歌詞譜初選委員會顧問。

  征稿啟事發出后,在中華大地和海外華夏兒女中引起強烈反響,應征稿件如雪片一樣紛至沓來。截至8月24日,籌備會收到有關國歌的應征稿350多件。經過慎重討論審核,認為國歌征集之稿,足以應選者尚少,都不夠理想。然而,新生的共和國在宣告成立時,如果沒有確定一個體現本國尊嚴的國歌,不符合國際慣例,也不適應時代要求。因此,決定再有計劃地征集一次,將入選者制曲試唱,向群眾廣泛征求反映后再作最后選定。但是,后來所收集到的數百份國歌征稿卻仍都不盡人意。

  距離預定開國大典的日子越來越近,國歌卻仍未能定下來。一些年紀較大一點的著名民主人士,見在眾多的征稿中選擇不出滿意的國歌后,一度曾把目光落在了過去的中國國歌詞譜上。大家看到,作為清末帝制或北洋政府時期的國歌,歌詞多是文言文,而且有明顯頌揚帝制的意思,所以,盡管如《鞏金甌》在時間上屬以法律條文頒布的中國國歌之首,但又怎麼能夠作為中國共產黨建立的新中國的國歌呢?政協代表們很快就否定了個別人的這一建議。有的民主人士提出,用孫中山先生為首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1912年成立時頒布的中華民國“國歌”《五旗共和歌》,並提出將歌詞中的“揖美追歐”、“飄揚五色旗”略作改動,作為新中國國歌,但大多數代表對此仍表示不同意。有人提議可考慮原《中華民國國歌》,但絕大多數代表認為盡管這是孫中山先生等作詞,然而畢竟是國民黨政府仍在使用,顯然新中國不能再沿用。1931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時,決定以《國際歌》作為國歌。《國際歌》是很好的歌曲,但大家認為若作為“國歌”則有很大的缺陷,那就是沒有中國特色。在政協召開的多次商討國歌的會議上,民主人士和代表們可說是把能想到的能作為“國歌”的詞或譜都想到了,有的還提出了比較完整的建議,但最終都沒有成為定論。我國歷史上的多首“國歌”、代國歌、准國歌雖然都被傳唱過,顯然都不能讓毛澤東等中國共產黨領導人和各界政協代表們滿意。這時,以畫駿馬而名揚天下的畫家徐悲鴻,在權衡眾多國歌征稿都不令人滿意的情況下,向毛澤東首先建議可否以《義勇軍進行曲》代為國歌。

(責編:唐璐、張鑫)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