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領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

逼出來的“兩彈一星”【2】

顧保孜

2019年05月14日16:1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同一天,莫斯科的電波送來一條新聞——赫魯曉夫被解除職務

  蘇聯專家撤走之后,獨立自主造原子彈的重任落在了中國科學家的身上。

  科學家們全力投入到制造原子彈的龐大系統工程中,他們面臨大量的物理、化學、動力學等理論課題和關鍵技術需要攻克,需要許多新型材料和精密儀器儀表。有些急需的高精尖的儀器要從西歐秘密買進,需要大量的外匯,當時中國正處在三年困難時期,怎麼辦?

  報告擺到了毛澤東的案頭,毛澤東沒有猶豫,決定動用中央黃金儲備300萬兩。他說:隻要國家安定,人民幸福,不要說 300萬兩,就是3000萬兩,我毛澤東也舍得。

  但也有很多關鍵部件從國外也買不來。

  1959年12月18日,新疆羅布泊一個名叫黃羊溝的大戈壁灘上,釘上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位置的標樁。

  接下來的日子裡,大江南北的人才紛紛向西北大漠試驗基地聚集。有一對夫妻接到命令后互相隱瞞著出發,來到通往羅布泊途中的一棵樹下等車時,才發現兩人都是為同一個任務而來。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姓名,那棵樹卻留下了一個甜蜜的名字——夫妻樹。

  “飢餐砂礫飯,渴飲苦水漿。”張愛萍的詩是對基地生活真實寫照。在這裡,一年內有八九個月要穿棉衣,最低溫度零下40攝氏度。 三年自然災害不可避免地也影響到了基地,許多人因為營養不良得了夜盲症、浮腫病。他們在沙海中每移動一步,在發射架上每攀登一次,都十分困難。雖然創業異常艱難,但始終阻擋不了會戰大軍前進的腳步。

  到1962年底,科研人員基本掌握了以高濃鈾為主要核裝料的原子彈的物理規律,完成了物理設計和爆轟物理、核彈飛行彈道、引爆控制系統台架等三大關鍵試驗。

  1963年秋天,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方案按預定計劃順利實現,剛剛年滿39歲的核物理學家鄧稼先在這份歷史性方案上簽字。

  1964年5月,黃羊溝試驗場,120米高的通天鐵塔拔地而起,猶如一把利劍刺向藍天。

  10月16日,黃羊溝試驗場的全部儀器安裝調試完畢,進入工作狀態。

  代號為“596”的龐然大物在寧靜而神秘的大漠夜幕中,被緩慢地升到100多米的鐵塔上。這就是中國自己研制的第一顆原子彈。

  激動人心的時刻來到了。總指揮一聲令下:“起爆!”

  頓時,一聲天崩地裂的巨響,騰空而起的橙黑色雲團覆蓋了人們的視線。大地好像裂開了一樣,不斷噴射雲團,涌動的蘑菇雲越來越大,越來越高,不一會,平坦的大漠上便騰升起一座火山。

  核爆炸成功了!中國人要擁有自己的原子彈的宿願實現了。

  消息傳到北京。此時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領導人正在人民大會堂接見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3000多名演職員。

  周恩來在雷鳴般的掌聲中,笑容滿面走到麥克風前,他先用雙手向大家作了個停止鼓掌的動作,然后用帶著快意的雙目環顧一周,才開口說話。“今天正式開會前,主席讓我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但是我要提3個要求,第一,大家不要跳,大會堂的樓板會承受不住的。第二,大家不要高呼口號,我的耳朵會受不了的,第三,注意維護會場秩序……今天我國西部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

  周恩來話音剛落,全場爆發出巨大的歡呼聲,有人開始蹦跳起來,接著更多的人也跳動了起來,后來所有的人像起伏的浪頭不斷躍動。所有在場的人隻有一個感覺,作為中國人,此刻是多麼的幸福和自豪!

  蘑菇雲冉冉騰升翻動的時候,莫斯科的電波送來一條新聞——蘇共第一書記、蘇聯部長會議主席赫魯曉夫被解除了職務。

  是巧合?還是天意?這兩件事竟碰到了一起!

  毛澤東風趣地說,中國原子彈爆炸成功,是給赫魯曉夫發的一個一噸重的大勛章啊!

  原子彈爆炸成功的第三年,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實驗成功。

(責編:唐璐、張鑫)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