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領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

周恩來如何要求秘書:外出工作不准帶嘴巴【3】

2021年02月19日11:1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對黨對人民事業的無限忠誠和高度責任感,鑄就了周恩來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和態度。他一直身體力行,同時也這樣要求身邊的工作人員。

周恩來要求秘書要博覽群書,掌握多方面的知識,包括政治的、經濟的以及文藝方面的。要多讀馬列和毛澤東的原著。對地圖既要讀,更要背,遇事要經常查詢,這樣就能記得牢。秘書員群感說:“總理唯一自己給自己封的‘官’就是西花廳的學習小組長。當時由我擔任學習小組秘書,總理規定兩個星期討論一次。學習秘書必須了解每個人的自學狀況,集中大家提出的問題,要有充分的准備才進行討論,他事情雖然很忙,但隻要大家有所准備,就定好日期開會討論。”

周恩來的秘書周家鼎回憶說:在總理身邊工作,必須做到“勤”和“嚴”。

“勤”就是要腦勤、手勤、腿勤,勤於動腦筋,想問題。反映問題要事先調查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前因后果,找出問題的症結,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送呈周恩來的批件,秘書自己首先要弄懂,材料要齊全,包括主件、附件、數據、圖表等,並准備總理提問和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如果圖省事,原文照轉,隨話答話是過不了關的。輕者挨批評﹔重者文件退回重辦。因此,反映問題、匯報情況、整理材料,必須准確、實在,有根有據,不容有半點虛假。向周恩來匯報工作、回答問題時,如果說不知道,他不會責備,如果說“也許”、“大概”之類的話,就要挨批評。有一次周恩來問:“澳門有多大?”負責這項工作的同志回答:“大概十幾萬平方公裡吧。”周恩來生氣地問:“浙江有多大?”那個同志不好意思地低下頭,趕忙去查找資料。還有一次,周恩來審查一個聘請蘇聯專家的文件,當看到秘書把“52”誤寫成“53”時,他嚴肅地說:“你們搞的這個東西,是要給蘇聯政府送去的啊,人家看了會怎麼說?怎麼中國代表團的人連數字都不會數啊!”

周恩來還要求秘書如有緊急情況要隨時向他報告,不准有片刻的拖延。不論他在做什麼都可以寫條子給他,使他能及時了解最新情況,從而能抓住時機處理問題。他看電報時,經常還要看電報上面印的時間,了解電台是什麼時候收到、什麼時候抄出、總理辦公室什麼時候收到、在各個環節上是否積壓。如果早收到而送晚了,送電報的人就要挨批評。周恩來不容忍總理辦公室有絲毫的拖拉和官僚主義作風。他交辦一件事情,辦完了,秘書必須馬上匯報。他交辦事情后,總是催促。如果誰沒有及時辦,他就會批評說:“你比我還忙啊?你隻分管一個方面的工作啊。”令秘書們聽了無地自容。

曾擔任過周恩來秘書的馬列說起了一件讓他難以忘懷的事:那是上世紀60年代初,中美駐波蘭大使就中美關系曾有過一段大使級的會談。美使館一名參贊曾在一個非正式的場合向王炳南大使作出中美關系可能會出現鬆動的暗示。這個情況被王炳南大使及時傳遞給了我們的最高決策層。當時,馬列收到這份材料后,立即送到總理辦公室,並將材料放在了周恩來辦公桌上所有文件的最上邊,好讓他一進來就可以看得到。而周恩來這時正在毛澤東那裡開會(那份材料也同時送到了毛澤東那裡),結果,毛澤東看到了這份材料后,在會上就這件事向周恩來詢問,可這時周恩來還不知道。事后,周恩來就對有關人員說:“以后收到一些重要的情況,你們知道重要,就不能隻擺在桌上就行了,就是追著屁股也要立即送到我手中。”打那以后,人們就經常看到總理辦公室的秘書像奔命似的,騎著自行車在中南海裡跑。遇有一些重要的材料,秘書們一分鐘也不敢耽誤,都要及時送到周恩來或有關領導人手中。

“嚴”就是嚴謹、嚴密、嚴守紀律。交辦事要有結果,限時完成,力爭當日事當日畢。請示報告要抓住要害,開門見山,簡明扼要,當問的問,不當問的不要問,嚴守黨和國家的機密。周恩來和中央領導人之間的親啟件,秘書都不拆,一律由周恩來親自拆閱。如果秘書在經手時不慎誤拆了,必須立即封好,並在信封上加以說明,是失手誤拆,以后注意。周恩來的辦公室隻能他本人、秘書以及來開會的中央領導人和應邀來談工作的同志進去,其他人員一律不能隨便進出。他的辦公室和保險櫃的鑰匙都是自己帶著,一天24小時不離身,平時裝在口袋裡,睡覺時壓在枕頭下。隻有外出視察工作或出國訪問,才將鑰匙交給有關干部保管,回來后就立刻取回。在召開重要的機密會議之前,周恩來都要親自審查參會人員和工作人員名單,並提出具體要求,如對工作人員是否在場,服務人員是否可以進去倒水等,都做出明確交待。

周恩來要求秘書們出外工作時,隻准帶耳朵、眼睛,不准帶嘴巴。

秘書韋明回憶說:“我們去各部委開會時,總理常常說,你是代表我去聽會的,不是你個人去聽會,因此,你就是記住,要從我的角度去考慮會有什麼問題應該注意,這點心中應有數。那時,我們出外開會,回來寫匯報,有專門印好的紙,上面印有‘每日匯報’4個字,一邊是寫匯報內容,一邊是空白,讓領導留下批示。我們那時寫的匯報,要求簡單、明了,根本不講套話。例如,我上午去參加一個部的部長會,會上隻帶耳朵,眼睛,不帶嘴巴,聽完會,回來就寫‘每日匯報’,文章開門見山,今日某某部部長會議議了幾個問題,1,2,3,4,5……不滿一頁紙,字跡也不要求工整,文章不要求承上啟下,起承轉合。上午稍晚一點總理起床,匯報即被送到總理面前,待總理批示后,馬上送主席、少奇同志處,不到中午批示已回來……我們馬上打電話給部長,告訴他上午的會中央指示下來了……那時的效率就這樣高!”

周恩來集內政外交重任於一身,每天文電往來數不勝數。許多文電都是要他閱批的。在對這些文電的處理上,秘書們必須具備很強的綜合概括能力,對眾多來文來電進行分類。緊急的、重要的立刻辦理,不急的,有的立專項備查,有的待研究此類問題時再拿出送閱。周恩來為提醒秘書注意這種能力的培養,還曾專門為他們寫了兩句話:“注意綜合,反對分散。”多少年來,這已成為秘書培養綜合能力的准則。

秘書韋明回憶說:“那時各部門各地送來的報告、情況等,都比較長,最短的也有1000字,一般是我們秘書先看,先吃透精神,再報告總理。所謂吃透精神,就是要把送來的文件、報告的內容、提出的問題、要求和解決辦法,以及自己對這個問題的處理意見,提煉成幾百字。當時,不准備一二十個總理可能會問到的問題,你就不要送。為什麼准備了問題,還要准備意見呢?總理有這樣一個要求,作為總理的秘書,你在看報告或者參加有關部委會議的時候,就應當站在總理的角度,設身處地了解情況,考慮問題應該怎麼解決。一個報告,你若沒有看,或者沒有提出意見,那干脆就不送,就是送到了總理那裡,總理也會給你打回來,讓你看了,提了意見再送。總理批報告、文件時,喜歡讓秘書在旁邊,邊看邊問,有時還把有關領導也叫來(哪怕三更半夜也要叫來),把情況了解清楚才批示。因此,一個報告來了,我們都是先看,搞清楚是怎麼回事,什麼情況,有什麼問題,考慮好應該怎樣答復甚至怎樣處理后,才送總理批閱,簽字。”

(責編:唐璐、張鑫)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