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領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

周恩來與尼赫魯共同創立和維護和平共處五項原則【5】

莫元欽

2020年12月30日07:3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1955年4月18日,亞非會議在印度尼西亞風光美麗的萬隆正式召開,周恩來總理率領中國代表團出席會議。4月15日,尼赫魯正要起身前往萬隆出席亞非會議,忽聞印度派出接送中國代表團的“克什米爾公主號”飛機從香港啟德機場起飛后不久在加裡曼丹島北部海岸發生空難(當時中國沒有航空公司),有8名中國外交官和記者遇難身亡,他大吃一驚,立即部屬快快查明空難的原因。他非常關切周恩來的安危。

  本來周恩來是要乘坐印度航空公司的“克什米爾公主號”飛機前往萬隆的,幸運的是周恩來在出發前的最后一刻改變了他的旅程,這樣做是為了去仰光參加與緬甸、印度和埃及等國總理的大會前進行的首腦會晤。敵對勢力妄圖通過謀殺活動阻止周恩來參加亞非會議的罪惡陰謀未能得逞。后經查明,飛機爆炸事件是國民黨特務處心積慮制造的恐怖災難。當周恩來和尼赫魯見面時,兩人緊緊擁抱在一起,久久不願分開。晚上,尼赫魯又特地到周恩來的住所看望,問候。4月18日,亞非國家首腦會議在萬隆正式開幕。出席會議的有亞非29國代表團,聚集在獨立宮。這次會議的主要目的在於重申亞非國家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性。長期以來,亞非被看作是歐洲的外圍,在國際事務中沒有發言權。此次會議使亞非國家團結一致,從四面八方匯集在一起,他們站起來了,決不接受其他大國強加的任何決定,表明他們在國際事務中是不容忽視的力量。

  由於周恩來和尼赫魯在萬隆會議上的出眾表現,被眾多與會國代表看作是兩位閃光的明星人物,備受尊重。許多人認為萬隆會議是尼赫魯為周恩來安排的活動舞台,是尼赫魯有意讓周恩來在萬隆施展外交才能。但尼赫魯卻認為周恩來的成功是這位中國總理人格魅力的勝利。由於亞非許多國家代表對新中國缺乏認識,有的還抱有很深的懷疑與偏見。周恩來又是第一次和亞非大多數首腦人物相識,大家對他並不了解,持有懷疑和偏見也是難免的。尼赫魯在會議上向與會代表熱情介紹周恩來,讓大家了解他,熟悉他,尊敬他。而周恩來本人表現得非常出色,他在大會上發言說:“從消除殖民主義的痛苦和災難中尋找共同基礎,我們之間就很容易相互了解、尊重、關懷和支持,而不是相互懷疑、恐懼、排斥和對立”……他發言結束,尼赫魯帶頭鼓掌,剎那間,會場掌聲雷動。尼赫魯說:“周恩來總理的發言,是一篇極其精彩的演說。”說著,他走上前去和周恩來熱烈擁抱,表示祝賀。會場再次爆發出春雷般掌聲。周恩來有些動情,向與會代表頻頻揮手致意。代表們和他的關系拉得很近了。周恩來這是第二次參加國際會議,他又一次充分利用了這次難得的機會,顯現給人們一種新中國永恆的友好形象。尼赫魯為他的成功高興。關於中國與其他國家關系的原則立場,周恩來發表了鄭重聲明,他說中國盡管是一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但絕不會進行擴張或從內部顛覆別國。他說他來萬隆正是要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增進相互理解。他特別提到,任何國家都應尊重其他國家選擇的生活方式和經濟制度,中國尊重美國和日本人民的生活方式,但也要求對方同樣尊重中國的權利,中國不需要特殊的權利與地位,隻要求得到公正平等的對待。他的聲明留給各國代表非常深刻的印象。會后,印度尼西亞、泰國、巴基斯坦等國領導人分別主動和周恩來單獨會談,相互溝通,增進友誼,解決和改善雙方的關系。

  尼赫魯在會議期間這樣記述周恩來:“他在大會和分組會上表現得極為出色,顯得能干,溫和,講話總是有理有據,他竭盡全力地會晤各方代表,參加各國代表團舉行的各種招待會。他也同他們舉行個別會談。他並不提出任何重要的建議,只是當涉及有些與他堅持的原則對立的問題時才提出反對意見。他顯然盼望會議取得圓滿成功,所以總是盡量表現得隨和,即使有時遇到某些代表的無禮言行,他也能泰然處之,克制忍耐。隻有一次他在小組會上發了脾氣,大喊中國絕不容忍受人欺負。但事情很快就過去了。”

  周恩來和尼赫魯兩人之間的友誼是建立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基礎上的。這兩位偉人雖早已逝去,但他們的深厚情誼永遠留在中印兩國人民的心中。

  《黨史文匯》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責編:唐璐、張鑫)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