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領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

周恩來與尼赫魯共同創立和維護和平共處五項原則【2】

莫元欽

2020年12月30日07:3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新中國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周恩來光明磊落的態度,給與會各國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是各方人士紛紛爭相請他簽名留念。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接著,美國悍然出兵侵略北朝鮮,威脅到中國東北的安全。美國遠東軍總指揮麥克阿瑟要印度總理尼赫魯向中國傳話,不要對美國在朝鮮的軍事進展作出強烈反應。

  但事關中國的領土主權與國家安全,因此,中國政府反應非常強烈。9月21日,周恩來請印度駐中國大使潘尼迦向美國轉達中國政府的警告:“如果美國擴大侵略,中國將因其危及到中國的安全而不得不進行反擊。”尼赫魯得到這一信息,特地給從未謀面的周恩來寫信,力勸中國忍耐克制:“我堅信,中國再多等待一些時候,定能夠和平地實現期望的一切目標,從而贏得全人類的感謝。”很快,處於強權地位的美國把侵略戰火燒到中國的家門口,尼赫魯的良好願望破滅了。

  中國政府迅速出兵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嚴厲打擊美帝國主義侵略者,美國侵略軍被趕到三八線以南。此后,尼赫魯給英國發出信號,希望英國再別無條件地支持美國,否則西方集團會付出慘重代價。他要求英國讓美國承認中國對台灣的主權,並讓新中國進入聯合國。他還倡議舉行一次由美、中、英、蘇四國參加的國際會議,共同討論遠東問題。接著,尼赫魯第二次給周恩來寫信。他在信中說:“印中兩國在歷史上飽受欺凌,我們曾嫉惡如仇,奮起反抗。我們今天應依循另外一條不同的途徑,通過和平與合作的方式努力爭取世界的穩定與安全,這並非表明我們軟弱可欺。”

  收到尼赫魯的信,周恩來提議將四大國會議改為七大國會議,加進法國、印度和埃及。但不久,周恩來嚴厲指出,美國在聯合國一手遮天,竟然賊喊捉賊,聯合國在美國的操縱下,居然通過了誹謗中國為“侵略者”的提案,中國政府無法坐下來進行談判。

  1951年4月,美國總統杜魯門解除了在侵朝戰爭中連打敗仗的麥克阿瑟在遠東的總司令職務,任命馬修·李奇微接替,中國提出進行朝鮮停戰談判和戰地停火的建議。尼赫魯積極支持中國的建議。他第三次寫信給周恩來,表示願意擔當傳話人。周恩來非常感激這位未見過面的熱心而又真誠的朋友。

  尼赫魯支持中國,一則他對美國極力推行侵略政策和強權政治十分不滿,再則他認為與中國這強大鄰邦國家友好相處對印度至關重要。他希望與新中國的友誼不僅將維持亞洲和平,而且能使團結的亞洲在錯綜復雜的世界格局中作出典范,開創處理國際關系的新階段。周恩來對尼赫魯為亞洲和世界的和平所作出的努力是很賞識的,把他當成自己的諍友。

  1951年7月,朝鮮交戰雙方開始舉行停戰談判,但談談停停,戰火未息。1953年2月,中國強烈抗議美軍在朝鮮公然發動“細菌戰”,致使談判進一步復雜化。周恩來通過印度駐華大使潘尼迦轉告尼赫魯向美方施加壓力,以全部遣返中國人民志願軍戰俘,也可以考慮自願遣返方案。尼赫魯表示願意幫助,他即命印度駐英代表梅農與英國外相艾登相商此事,周恩來感謝尼赫魯從中斡旋。

  1953年3月30日,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發表聲明,提議中美雙方保証停戰后立即遣返所收容的全部堅決要求遣返的戰俘,其余戰俘交由中立國,以保証他們的遣返問題得到公正解決。尼赫魯連忙發表外交聲明,支持周恩來總理的提議,並大力宣傳應以中國政府的提議作為朝鮮停戰談判的基礎,呼吁召開大國首腦會議討論和平問題。與此同時,為擴大宣傳效果,他積極主動與各國領導人接觸,做工作,促成普遍接受中國提出關於成立遣返委員會的倡議。對尼赫魯熱情友好的幫助,周恩來十分感動。

  1953年6月8日,中美雙方終於在板門店正式簽署關於遣返戰俘的協議。由印度、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瑞典、瑞士5國組成“中立國”遣返委員會。印度為該委員會主席。繼而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正式簽字。雖然周恩來和尼赫魯未曾謀面,但在國際事務活動中,他們的見解、愛憎、願望和要求基本是一致的,為維護亞洲和世界和平他們建立了良好的友誼。

(責編:唐璐、張鑫)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