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領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

周恩來與尼赫魯共同創立和維護和平共處五項原則【3】

莫元欽

2020年12月30日07:3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亞非二十九個國家在印度尼西亞召開亞非會議(即“萬隆會議”)。

  

  在周恩來訪問印度的兩個月前,中印兩國曾在北京簽訂了《中印兩國關於中國西藏地方與印度之間的通商與交通協定》,這個協定的前言中首次載入指導兩國關系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包括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被印度稱為“潘查希拉”(即古老的印度教理想)。周恩來此次訪問印度,無疑將進一步增進中印兩國的友誼。周恩來在印度停留3天時間,幾乎天天和尼赫魯會晤,兩位偉人在友好和愉快的氣氛中交談,共同發表聯合公報,重申“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中印兩國發展雙邊關系的基礎。

  周恩來在新德裡舉行記者招待會,發表聲明,強調“革命不能輸出”。這解除了一些國家害怕中國發動侵略戰爭的擔心,同時推動了日內瓦會議討論印度支那和平的進程。尼赫魯聽到周恩來在記者招待會上坦然表明“革命不能輸出”的政策,他特別高興,他很贊賞周恩來儒家君子般的氣質和彬彬有禮的風度,他對印度國大黨的黨員說:“周恩來的訪問使印度和中國的關系更加緊密了。”

  周恩來訪問印度期間,邀請尼赫魯訪問中國,尼赫魯愉快地接受了邀請,同時建議周恩來在回國之前去緬甸會見吳努總理,周恩來認為老朋友的建議很好,遂飛往仰光訪問,與吳努會晤。接著,周恩來前往越南訪問,和胡志明一起討論亞洲和世界和平問題,雙方取得了共識,並發表了中越聯合聲明。周恩來在短期內迅速訪問了印度、緬甸和越南三國,尼赫魯派專機送周恩來回國。

(責編:唐璐、張鑫)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