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和平
2020年10月27日10:5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三、揭露美國制造“兩個中國”的陰謀,積極創造有利於台灣和平統一的外部環境
新中國的外部環境十分險惡,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我國實行政治孤立、經濟封鎖、軍事威脅的政策。朝鮮戰爭爆發后,美國出兵侵略台灣,提出“台灣地位未定論”,制造“兩個中國”。在周恩來的領導下,新中國廣泛開展了針鋒相對,有理有利有節的外交斗爭,揭露美國企圖分裂中國的陰謀。在萬隆會議上,周恩來闡明中國政府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提出了我方解決這一問題“內外兩個方面”的原則。即一方面,台灣是中國領土,中國人民用什麼方式解決,這是中國人民的內政,不容外國干涉﹔另一方面,台灣地區的緊張局勢是美國侵佔台灣造成的,這是中美之間的國際爭端,為了解決台灣問題,中國政府在不影響中國人民解放台灣的正義要求和行動前提下願意同美國政府坐下來談判,討論緩和遠東緊張局勢的問題,特別是緩和台灣地區的緊張局勢問題。中國政府的主張,贏得了國際輿論的支持,迫使美國政府不得不重新考慮對中國的政策。
萬隆會議后,中美兩國開始了長達15年的大使級會談。在周恩來的直接指導下,我國代表在會談中緊緊抓住美國侵佔台灣,阻撓中國統一這個關鍵問題,促使美國轉變其干涉我國內政的立場。雖然會談沒有就此問題達成協議,但卻開辟了溝通與聯系的渠道,增進了相互了解。曾代表我國政府參加中美大使級會談的王炳南說道:“很難想象,如果沒有周恩來的智慧和才能,沒有這場十幾年的中美大使級會談,美國不會在承認台灣是我國神聖領土的條件下,和我國建交。”
針對美國等西方國家提出所謂“德、朝、越可以有兩個國家,中國也可以有兩個”的論調,周恩來義正辭嚴地指出:“這種情形我們是絕對不能容許的。因為中國問題同越南、朝鮮、德國的問題是不同性質的。”他進而分析指出, 德、朝的現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所導致的結果,而這兩國人民也一直在為和平統一而奮斗。越南的狀況是由日內瓦會議承認的暫時現象。他們也在為和平統一而斗爭。“中國本來就是一個,我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是戰勝國,是反法西斯侵略最早的國家。過去是蔣介石代表中國,但是他挑起內戰,人民把他推翻了,新中國代替了舊中國。蔣介石逃到台灣,如果沒有美國保護,問題早就解決了。”針對美國千方百計想使所謂“中華民國”的代表與中國的代表同時參加或出席國際組織活動,造成“兩個中國”的局面。周恩來嚴正聲明“中國人民堅決反對美國制造‘兩個中國’的陰謀﹔任何國際會議和任何國際組織,隻要有可能出現‘兩個中國’的局面,中國絕不參加﹔任何國際協議,如果沒有中國代表的參加和簽字,將對中國毫無約束力。”
70年代初,根據當時國際形勢的變化和美國總統尼克鬆調整對華政策的信息,黨中央作出了打開中美關系的戰略決策。周恩來不僅是這個決策的主要參與者,而且是直接執行者。他組織開展了“乒乓外交”, 並邀請尼克鬆訪華。經過周恩來與尼克鬆、基辛格的艱苦談判,中美兩國終於發表了《聯合公報》。在中美關系中最突出的台灣問題上,中國方面重申:“解放台灣是中國內政,別國無權干涉,全部美國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必須從台灣撤走。中國政府堅決反對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等活動。”美方承認了“一個中國”的原則,肯定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以此為契機,世界上掀起了同我國建交的新高潮。新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也得到恢復。這些都為中國政府在適當時機最終解決台灣問題提供了有利的國際條件。
可以看出,周恩來代表黨中央提出的關於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一系列方案,以及為此做出的種種努力,對推動祖國和平統一的發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世紀橋》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