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領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

周恩來秘書:總理睡一個自然醒的覺都是奢侈【2】

2020年01月06日15:17    來源:天津日報

  擔當 用他並不寬厚的肩膀

  總理是中華美德的集大成者。

  作為秘書,我親眼目睹了他在那段特殊歷史時期的苦和難,這種苦和難概括起來就是四個字:累、氣、憂、憤。1970年夏天,我到他的辦公室整理文件,無意中看到辦公桌上有一張白紙,上面用鉛筆寫了幾句戲文:不公與不干。做天難做二月天,蠶要暖和參要寒,種菜哥哥要下雨,採桑娘子要晴干。

  總理當時主持政治局和國務院日常工作,需要協調各方關系,兼顧各方感受,眾口難調,難上加難。他又是那樣一個講黨性紀律性、保密觀念極強的人,所以,隻能將所有的苦悶一個人來扛。我想,總理寫這幾句詩,也許是在宣泄心中的痛苦和無奈。但他也就是寫寫而已,一覺醒來,馬上接著忘我工作。不管多大委屈,隻要是中央決議,他都毫不含糊地執行,而且在執行過程中想方設法減少負面影響。所以,很多領導同志都欽佩總理的忍,我卻覺得,他的忍,絕不是后退、泄氣和消極,而是顧全大局,為了肩上的責任在忍。有個成語叫“忍辱負重”,一個人,特別是一位政治家,忍不得辱,就難負得起重,隻有拋開個人的一切,不計較個人得失的胸懷才能忍得住啊!

  1973年3月7日,總理出席中聯部、外交部舉辦的慶“三八”招待會。“文革”以來,外國專家的工作受到嚴重干擾,總理說:“這個責任我們來負。作為政府負責人,我負更多的責任。”他向在座的專家一一道歉,各國專家們無不動容,沒想到一個大國總理如此謙和,受傷的心靈涌起一絲暖意。這就是我們的總理,在他看來,國家利益面前,個人顏面又算得了什麼?

  總理的偉大人格來自兩個支撐,一是胸懷坦蕩﹔二是心底無私。凡是認識到的錯誤,絕對承認,馬上改正,批評先自我,攬過不推責。而對批評過或者誤解過他的人,他既不追究也不疏遠。在我的印象中,從沒聽到總理說過誰的一句閑話,也從沒聽他說過“這事不歸我管”。

  能不能虛心聽取和認真對待各種意見,善待那些敢講真話、實話甚至“冒犯”領導的人,折射著一個領導干部的品質和黨性修養,在這方面,總理堪稱全黨楷模,他善於創造一切條件和氛圍鼓勵他人發表見解。

  論証長江葛洲壩水利工程時,剛從“牛棚”解放的長江規劃辦主任林一山始終持有不同意見,每次開會,總理都特意囑咐我們通知他到會。會間,他還要問一聲:“林一山同志來了沒有?”我知道,他是以這樣一種方式表達著自己的鮮明態度,他不止一次地說:“林一山敢提意見,總得有對立面,沒有對立面危險得很。”總理的嚴謹細致無人能比。每遇重大問題,他都會讓我們幫他找很多資料以及以往在此方面的規定,避免政策缺乏連貫性。他常對我說:“干工作既要放開手腳,又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何香凝去世后,播發的消息稱其為先生,時隔幾日,總理冒出這麼一句:“要是把‘先生’改成‘老人’該多親切啊。”這說明,隻要關乎國家發展、民族團結,無論大事小情,他從不會淺嘗輒止,而是常常在事后還要總結得失。

  律己 是他至死不渝的准則

  總理住的西花廳由於年久失修,牆面斑駁,地面返潮。工作人員打算趁他外出檢查工作收拾一下。等他回來時,沒想到擺設大變:舊窗帘不見了,舊桌椅更換了,后面的走廊處還搭了天棚,這一下,總理火了,說什麼也不進屋。經過大家苦勸,他才勉強進去,但是要求必須換回舊窗帘和舊桌椅。他說:“我住的房子修得這麼好,有的百姓還是幾代人擠在一間小房子裡,我能心安嗎?”這件事,他在200多人參加的國務院全體會議上做了三次檢討,並且反復告誡部長們:“你們不要重復我的錯誤。”他還多次鄭重表態:“隻要我在總理位置上一天,國務院的小禮堂就絕對不允許翻修。”

  總理對物質生活要求很低,一直帶頭過緊日子。他說:“我十一二歲當家,深知柴油米面的不易。”他的早餐就是一片面包,抹上一點黃油、果醬,在自制的鐵篦子上烤一下,再配一杯豆漿或牛奶,有時會煎一個荷包蛋﹔夜餐有時就是一碗面條,還有一次就是一個面包、一個煮雞蛋外加一小碟鹽。

(責編:唐璐、張鑫)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