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璐 常青
2018年02月23日15:0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己飢己溺是吾憂 急濟心懷幾度秋
從軍報國,一直是朱德的強烈願望。1907年初,他曾考上成都武備學堂訓練軍士的弁目隊。可是在舊中國,軍人是社會上受歧視的一個職業,人們“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的觀念根深蒂固。由於朱家人一致反對朱德當兵,朱德后來隻好改考體育學堂。1909年初,朱德辭去教師職務,返回家鄉,從同學秦昆處得知雲南陸軍講武堂招考學員。他不顧全家人的反對,想方設法借到45塊銀元,歷經70多天,到達雲南昆明。由一名四川籍青年軍官擔保,他參加了考試,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可是,這次雲南陸軍講武堂隻招收雲南籍學生,朱德在報考登記表中填寫的是四川籍貫,所以沒有被錄取。
學沒考上,身上的錢卻已經花完了。為了生計,朱德隻好去川軍步兵標(相當於團)當兵。基本訓練完成后,升任隊部司書(相當於連文書)。由於朱德訓練成績優異,工作踏實,各方面表現都很突出,得到上司的賞識。經所在的步兵標的標統(相當於團長)羅佩金推薦,他再次報考雲南陸軍講武堂。這次,朱德留了個心眼,在籍貫中填上雲南省臨安府蒙自縣,並正式取名朱德,結果如願以償地被錄取了。這對朱德來說,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大事。他說:“我的志願老想做個軍人,而這個講武堂,恐怕是當時中國最進步、最新式的了。它收學生很嚴格,我竟被錄取,非常高興。”
雲南陸軍講武堂是中國近代一所著名軍事院校,開辦於1909年,與天津的北洋講武堂、奉天的東北講武堂並稱三大講武堂。學堂開辦之初,聘請大批回國的留日學生為講武堂的骨干和教官。在這批人中,同盟會員佔有相當大的比例,47名教職員中,同盟會員就有17人。從學歷來看,受過新式教育的佔絕對優勢,在已知的擔任教官的40人中,從日本各學堂畢業者有28人,從北京京師大學堂畢業者有4人,從越南巴維學校畢業者2人。雲南陸軍講武堂為同盟會提供了重要的活動場所。講武堂的學生有500多人,其中許多是不滿於現狀的青年。不久,講武堂中建立起同盟會的組織,秘密傳閱同盟會宣傳革命的書刊。大家經常談論和考慮的,就是怎樣發動革命起義。
朱德入校后,很快與同盟會建立了聯系。他認真閱讀同盟會的書刊,與同學唐淮源、楊如軒等組織了革命小團體,將它命名為“五華社”。1909年,朱德在雲南陸軍講武堂參加同盟會。
1911年8月,朱德從講武堂畢業,獲少尉軍銜,被派到雲南新軍第十九鎮第三十七協第七十四標第二營左隊,當時的協長(相當於旅長)是蔡鍔。朱德先是當副目(相當於副班長),不久當司務長。蔡鍔,湖南寶慶人,曾在日本留學,學習軍事,與蔣方震、張孝准被稱為當時的“中國士官三杰”。他年長朱德4歲,是朱德在雲南陸軍講武堂的教官。蔡鍔對自己和學員都要求甚嚴,他十分器重朱德。朱德也十分敬佩蔡鍔的敏銳思想和工作能力,在他看來,蔡鍔的“頭腦似乎充滿了天才的智慧”。他把蔡鍔當作自己的楷模,向往能夠成為像他那樣沉著穩健、深謀遠慮的指揮官。朱德經常利用課余時間向蔡鍔請教,並借閱了孟德斯鳩的《法意》(今譯名《論法的精神》)和介紹華盛頓、彼得大帝、日本明治維新的書籍,以及國內資產階級共和派抨擊保皇派、主張武力推翻清政府的秘密報刊。他的革命民主主義思想更加成熟。
1911年10月,為響應武昌起義,蔡鍔在昆明發動重九起義,指定朱德為隊官(連長)。朱德在攻佔總督衙門時作戰勇敢,立下戰功,受到表揚。1912年8月,同盟會與其他幾個政團組成中國國民黨,孫中山任總理,朱德隨之從同盟會會員轉為中國國民黨黨員。1913年夏,朱德升任營長,率部駐守於雲南的蒙自、個舊一帶。當時帝國主義支持下的武裝土匪,利用重山疊嶺、森林茂密的復雜地形,經常騷擾老百姓,掠奪他們的財產。朱德採用運動戰方式,一舉殲滅了當地的土匪,因功於1915年升任團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