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領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

鄧穎超:團結黨外人士的楷模【2】

吳躍農

2021年01月05日11:1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同心開創對台工作新局面

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了《告台灣同胞書》,這年底,鄧穎超出任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組長。1980年元旦,鄧穎超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講話時說:“《告台灣同胞書》所明確宣告的大政方針......不是權宜之計,更非所謂的‘統戰攻勢’,完全是以中華民族的大義和整個國家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的”,鄧穎超希望台灣當局以國家利益為重,朝著祖國統一的偉大目標前進,並表示相信富有愛國傳統的台灣人民一定會為實現祖國的統一大業做出積極的貢獻。

1980年11月,浙江省台胞率先在內地創建了浙江省台灣同胞聯誼會。鄧穎超隨即提議中央也成立台聯組織,1981年,鄧穎超專門調當時在河北廊坊挂職地委副書記的時任全國婦聯副主席林麗韞返京,籌備中華全國台胞聯誼會。她對此項工作的進展情況非常重視,從大政方針到具體事務,都給予關心和指導,曾多次對林麗韞說,由於30多年的隔閡,台灣同胞對我們很不了解,全國台聯應努力同台胞溝通,增進海峽兩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她指出,中華全國台胞聯誼會要做好生活在祖國大陸的台胞的工作,首先要協助黨政有關部門落實好對台胞的政策,徹底平反冤假錯案,團結他們為祖國的四化建設做出貢獻。

1981年9月30日,時任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的葉劍英發表了對台工作的九條建議,即“葉九條”。這是鄧穎超領導的對台工作小組,在廣泛調查研究和征求意見的基礎之上,對海峽兩岸的經濟、貿易、文化、交通、民航、郵電等方面情況進行深入研究,經過反復修改,所擬定的台灣回歸祖國、實現和平統一的具體的方針政策。鄧穎超參加了中央書記處會議的討論,並詳細地研究定稿,報中共中央常委審批。“葉九條”發表后,引起海內外的震動,受到普遍的歡迎。

緊接著,廖承志致蔣經國的公開信在《人民日報》發表,又一次引起海內外的極大震動,觸動了民族的深情。這封公開信的撰寫和發表也是在鄧穎超領導之下進行的。1982年7月,蔣經國發表了一篇悼念父親的文章,字裡行間無不散發著濃濃的思鄉之情。鄧穎超看到后,立即召集對台小組開會研究,建議由副組長廖承志來給當年莫斯科中山大學的同窗蔣經國先生寫公開信。她與廖承志一起推敲文句,文中引用張治中“寥寥海天,不歸待何”的話,還引用了魯迅的著名詩句,既動情感人又道理鏗鏘。正是在這一系列有情有義的對台工作步驟之下,海峽對岸的國民黨當局終於放棄了“三不”政策,開放了對祖國大陸的探親旅游,邁出了打破兩岸阻隔的第一步。

鄧穎超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工作藝術。對於對台工作,她曾多次指出,統一祖國大業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立足於長期的埋頭苦干,要“細水長流”,“見縫插針”,對台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策略性、時間性很強,每件工作都要扎扎實實地去做。

1984年,鄧小平提出了“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設想,鄧穎超在全國政協六屆一次會議上強調指出,“贊成統一就是愛國。在統一的大前提下,一切問題都好商量,總會求得合情合理的解決”。

鄧穎超平時工作繁忙,但隻要台灣同胞訪問團到訪,她都要會見。1983年至1984年,她先后接見了旅美台胞醫生團、“台灣之將來”研討會的海內外學者、菲律賓台胞團、“亞洲文化研究會”代表團、旅美台胞工商考察團、第一屆海內外青年台胞夏令營全體營員等。在會見時,鄧穎超總是認真聽取台胞對統一祖國的意見建議,針對台胞提出的問題闡述我對台方針政策,同時也以親身經歷,講述國共兩黨合作歷史。她還擠出時間接見了台胞中的文化名人如楊基振夫婦、陳鼓應教授、晏陽初博士、胡秋原先生等,向他們宣傳中共和平統一祖國的方針政策。

鄧穎超還善於團結各民主黨派成員,發揮他們的積極性一起來做祖國統一的工作。1979年底,朱學范當選為民革中央副主席,鄧穎超囑咐他要為祖國統一大業多出力,朱學范按照鄧穎超的囑咐,於1981年2 月發起並主持召開了對台通郵座談會,並向中共對台工作小組遞交了《關於成立對台通郵研究小組的請示報告》,還遞交了具體的工作建議,得到了鄧穎超的嘉許。朱學范在1988年底當選為民革中央主席,鄧穎超專門寫來賀信,信中說:“關於祖國統一實行一國兩制,你和貴黨的同志們一定能取得新的發展和新的成績。”

1990年11月,是張治中將軍百年誕辰,張治中將軍的長子張一真等自台灣來到闊別42年的祖國大陸。鄧穎超知道后,立即邀請張治中的女兒張素我和張一真等到她家做客,贊揚張治中將軍為促成國共兩黨合作和祖國的和平統一所做的工作,她鼓勵張一真說,你現在回來了,也可以為兩岸的和平統一多做些事情。

(責編:唐璐、張鑫)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