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九鳳
2021年01月05日11:0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我婆家的事我能不做嗎?”
淮安是革命老區,中國共產黨誕生以后,在這塊熱土上,中華兒女們為了奪取革命的勝利,發生了無數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從事淮安市黨史工作的同志們經過大量走訪和調查,到1990時,決定將近十年來搜集整理出來的革命英雄、烈士們等等事跡匯集成冊,出版一本書以傳世后代,作為革命傳統教育的素材。因為這些故事大都是反映人民與我們黨血肉相連的故事,所以決定這本書的書名叫《魚水情》。
《魚水情》共有58個篇章,近14萬字。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同意出版。書稿匯齊后,當時的中共淮安市黨史工委邵景元主任很想找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革命”題寫書名,以便增加這本書的“分量”。他們先后考慮到戰爭年代曾在淮安工作過的鄧子恢、張鼎丞、粟裕、曾山、劉瑞龍、李一氓、張愛萍等等開國元老。最后又想到了淮安是周恩來的家鄉,周恩來逝世了,鄧穎超還健在,淮安是她的“婆家”呀!於是,邵景元以中共淮安市黨史工作委員會的名義向敬愛的鄧穎超寫了封信,請鄧大姐為《魚水情》題寫書名。考慮到鄧穎超年事已高,視力減退,他們還特意讓打字員沈銘把字打大點,間距和行距盡量拉開些。
信從郵局寄出后,邵景元等一直心神不定:當時鄧穎超已屆87歲高齡,她還能題字嗎?她的身體條件許可嗎?……
然而,回信比預想的要快得多。邵景元拆信一看,原來是鄧穎超同志秘書的回信,大意是你們要鄧大姐題寫書名的信收到了,大姐讓我轉告你們,她年歲大了,字也寫得不怎麼好﹔還有這本書的內容是不是宣傳周恩來的,如果是宣傳周恩來的,她題寫書名就不合適,因為周恩來生前從不允許宣傳他自己。如果書的內容是宣傳當年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的英模人物的,大姐說,她願意為你們寫書名,以盡她一個“淮安媳婦”的義務和責職。信末署名:“北京鄧穎超同志處”。
接信后的邵景元如獲至寶,當即用快件再發一信,說書的內容不是宣傳周恩來的,請鄧大姐方便時能盡快題好寄出,以便讓這本書早日付梓出版,以告慰九泉之下那些犧牲多年的英靈。於是,鄧穎超在收到淮安市黨史工委的第二封信后,特意戴上老花眼鏡,用藍色碳素筆寫下了“魚水情 鄧穎超 1990.3”的字樣,交秘書趙煒寄到淮安。在那剛勁有力的一筆一劃中,透露出來的正是鄧穎超縷縷的“婆家”情懷。
1992年10月,當年在鄧穎超身邊工作過的13位同志聯袂到淮安參觀瞻仰周恩來紀念館時,筆者曾問過此事,他們還清楚地記得,說:當“趙秘(鄧穎超身邊工作人員對趙煒的稱呼)”問大姐(西花廳工作人員對鄧穎超的親切敬稱):“許多人找你題詞寫字你都不寫了,為什麼還要給淮安寫呢?”鄧穎超樂呵呵地說:“我婆家的事我能不做嗎?”
這裡多說一句的是,淮安方面為了想得到鄧穎超的這一墨寶,還“騙”了她老人家,因為這本書的第一篇就是筆者寫作的《鄉影?鄉音?鄉情———周恩來同志的故鄉戀》,也就是說,這本書是有關於周恩來內容的。不過,20多年后筆者仍然認為,這是淮安市黨史工委同志的一個美麗的謊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