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九鳳
2020年12月16日10:1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在專列上讀《旅順口》,
最終不同意蘇聯在旅順塑像建碑
1950年1月10日,周恩來應已在蘇聯莫斯科的毛澤東召喚,乘專列前往蘇聯,加入毛澤東和斯大林的中蘇談判。那時的專列從北京到莫斯科要走10天時間,日理萬機的周恩來難得有個短暫的休息時間。所以,臨出發前,他特意讓隨行的秘書何謙給他帶上一本當時名噪一時的長篇歷史小說《旅順口》,以便他在專列上翻看。
《旅順口》是被當時一些人推崇為軍事歷史題材小說范本的,曾在1946年獲得過蘇聯人民委員會頒發的斯大林文學獎的一等獎。可是,周恩來剛看了一半就對何謙說:“《旅順口》是一本壞書。作者斯捷潘諾夫完全站在反動的沙皇統治階級立場上,竭力美化、宣揚沙俄的侵華戰爭。”說完之后,周恩來還自言自語地說:“這樣的書居然獲得斯大林文學獎?”
1950年11月,周恩來在一次同自己的軍事秘書、毛澤東稱為“洛陽小才子”的雷英夫聊天時,又系統地談到了他出訪蘇聯途中在火車上看《旅順口》這部小說的感想。他以敏銳的目光,犀利的言辭,對《旅順口》一書進行了入木三分的剖析:
我對這本書的印象很壞,很多地方實在看不下去。
第一、這本書宣傳的是沙俄戰爭、掠奪戰爭那一套。
第二、這本書的主導思想完全違背了列寧的教導。旅順口陷落時(指沙皇俄國第一次攻佔我國旅順港——筆者注),列寧有篇文章講得很清楚,說這是掠奪性的反動的戰爭。
第三、書中竭盡丑化中國人之能事,裡面的中國人不是特務、奸商,就是妓女、騙子。把中國人寫成這個樣子,實在令人氣憤。
第四、書中宣揚的英雄馬卡洛夫,不過是在沙俄腐敗的軍隊中做了一點技術性的修補、改革。這個小軍官比那些腐敗透頂的將軍們稍微好一點,可他對沙皇的反動制度和侵略政策是完全擁護的。這樣的人有什麼值得宣揚的?
1956年5月的一天晚上,遼寧人民藝術劇院在北京首都劇場公演曹禺的話劇《日出》。戲演完后,周恩來上台接見演員並和大家座談。當劇院院長洛汀匯報說他們曾演出蘇聯話劇《在那一邊》,戲裡反映的是日寇侵略我國東北、發生在哈爾濱一帶的事時,周恩來立即警覺地問:“這出戲怎麼寫中國人的?”導演回答說:“這出戲沒有著重表現中國人,中國人在戲裡是群眾。”周恩來露出不悅的表情:“寫在中國的事兒,不寫中國人,算什麼?你們誰看過一本小說叫《旅順口》的嗎?”“我看這本小說寫得不好,光寫中國人的愚昧,什麼留長辮子,吸大煙,怎麼能這樣表現中國人!?”
1955年蘇軍從我國旅順撤走時,赫魯曉夫對周恩來提出在旅順建蘇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城裡建戰勝日本帝國主義紀念碑,還提出要建當年沙俄打下旅順口的兩座方尖紀念碑和沙俄海軍中將馬卡洛夫銅像。周恩來經過思考,同意蘇方建二次大戰時打敗日本關東軍的兩組建筑,而對蘇方想建的方尖碑和馬卡洛夫銅像給予了堅決的否定。
可以說,周恩來對沙俄當年侵佔我國旅順口,而《旅順口》卻丑化中國人,宣揚侵略那一套的顛倒是非做法早已刻骨銘心。周恩來是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他不會因為新中國剛從廢墟上誕生、處處有求於當時的蘇聯“老大哥”而向蘇方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