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領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

國民黨將領密會中共高層 為紅軍長征“讓道”之謎【2】

王增勤

2019年05月16日11:4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秘密談判”后的“五項協議”

  1934年9月,羅炳輝內弟很快就找到了紅軍保衛局局長李克農,在李克農的親自陪同下,他與周恩來、朱德進行了極其秘密的會晤,並將陳濟棠的密函當面交給了周恩來。

  信的內容,正合周恩來所想。這些天來,周恩來就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陳濟棠和蔣介石的矛盾在南線找到突破口這個問題。至於要不要與陳濟棠談判,因為當時黨內最高權力和軍權分別掌握在博古和李德手中,周恩來、朱德也做不了主。於是,他們立即找博古和李德商議此事。經過周恩來、朱德固執地反復勸說,最后,博古授權周恩來和朱德全權處理談判事宜。

  何長工、潘漢年被確定為紅軍方面全權代表。何長工當時擔任粵贛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共粵贛省委常委。粵贛軍區是與粵軍最近的紅軍防區,其最高軍事長官何長工自然是與粵軍談判的最佳人選。潘漢年時任中共中央局宣傳部副部長。 潘漢年、何長工鄭重地接受了任務,與周恩來握手告別。

  1934年10月6日,潘漢年、何長工脫下軍裝,換上西服,戴上墨鏡和草帽。在暮靄沉沉的黃昏,他們趕到了約定會合地點——江西省會昌縣白埠鎮。 這時,陳濟棠派出的一個特務連早已迎候在那裡。 潘漢年、何長工坐上轎子,由特務連護送前行。每遇崗哨盤問,特務連連長便高聲喊道:“這是陳總司令請來的貴客。”轎夫一路跋涉,通行無阻。 10月8日,潘漢年、何長工抵達談判地點——江西省尋烏縣羅塘鎮。

  陳濟棠深知此次和共產黨談判事關重大,因此對談判地點和內容極端保密。當雙方代表到達后,陳濟棠立即命令其心腹嚴應魚旅長嚴密封鎖消息,加強警戒,必須確保紅軍代表的安全。

  雙方代表同住在一幢新建的二層小洋樓裡,紅軍代表住在樓上,粵方代表住在樓下。嚴應魚將站崗的士兵一律換成最親近的客家子弟,他本人及其他貼身人員在談判期間都避免進入這座小樓。 翌日上午,雙方代表來到樓上一間不大的會議室。潘漢年、何長工遵照周恩來的指示,把原則的堅定性和策略的靈活性結合起來, 經過談判,雙方終於達成了“五項協議”: 就地停戰,取消敵對局面﹔互通情報﹔解除封鎖﹔互相通商,必要時紅軍可在陳的防區設后方,建立醫院﹔必要時可以互相借道,紅軍有行動事先告訴陳部,陳部撤離40華裡。

  粵方代表楊幼敏立即返回廣州,向陳濟棠匯報談判情況,陳濟棠聞聽大喜過望。楊幼敏問何時開始實行與紅軍簽訂的協議,陳濟棠心中高興,人也就更加大方起來:“明天就可開始,鹽布等緊俏物資一律放行,彈藥先撥給他們十萬發,做個大人情吧。他們多打死一個蔣介石的兵,我們就相應地多安全一分。”

(責編:唐璐、張鑫)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