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領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

周恩來計劃赴藏緣何未能成行?【2】

2019年05月09日16:0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四次表示要親赴西藏視察

  赴藏視察的確是周恩來一直不變的願望,根據現有文獻記載,周恩來曾四次明確談及他要去西藏的願望。

  周恩來第一次明確表示要去西藏視察,是在1956年7月12日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成立后周恩來復達賴的信中。他把去西藏稱為自己的一個“夙願”,此可謂赴藏願望由來已久。但此時,他還未確定是什麼時候和機會去西藏。

  周恩來第二次明確表示要去西藏視察,是在1957年他在印度訪問期間同達賴進行的談話中。據阿沛·阿旺晉美回憶說:“1956年底,周總理在印度同達賴喇嘛個別談話時,在同我和其他隨同達賴喇嘛去印度的西藏官員談話時,反復談到成立西藏自治區問題。”當時,周恩來與達賴有過三次談話,分別是在1956年11月29日、12月30日和1957年1月1日。這些談話之所以是在印度,是因為達賴和班禪於1956年11月應印度方面的邀請,在印度參加釋迦牟尼2500周年涅槃紀念活動。對於達賴去印度參加此次活動,周恩來曾在上面提到的7月12日的復達賴信中指出,“應該適當地注意到美、英帝國主義分子的破壞活動”,對於達賴出訪問題,“應該採取慎重的和有准備的步驟”。1956年11月,周恩來率中國政府代表團訪問印度,11月29日,他與達賴在印度進行了第一次談話。在談話中,周恩來向達賴轉告了毛澤東主席關於西藏改革的意見,指出“西藏,包括昌都及前后藏三個地區的一切改革,都要得到你們的同意”。“現在肯定不談改革,在大家都沒有安置好以前不改革。而先將自治區成立起來,培養干部,做好其他方面的工作,將西藏的貧困情況予以改變,使大家的生活先好過起來,這點中央一定幫助,而且也幫助得起。” 12月29日,周恩來結束對巴基斯坦的訪問再次飛抵印度,於12月30日與達賴進行了第二次談話,指出,“總之,主要是你早日回去好。因為有些人主要是想利用你不在的機會搞起亂子,使你處於十分困難的地位,回去后不好處理。毛主席希望你能早日回去,不去噶倫堡,去那裡對你不利。因為到那裡后固然對你的安全或許沒什麼危害,但極可能有些人亂搞在一起,造成一種很困難的局面。”1957年元旦,周恩來與達賴進行了第三次談話,他告訴達賴:印度政府重申1951年所表明的態度,“承認西藏是屬於中國的”,“尊重中國對西藏的主權”,“印度政府對西藏只是宗教上的聯系,沒有政治企圖”。正是在這次談話中,周恩來再一次表示要去西藏。他對達賴說:“你看自治區什麼時候可成立起來?我曾答應過你自治區成立時我去拉薩,我一定去。”達賴回答說:“在拉薩時曾給張國華同志談過。我估計早則在1957年底,遲則在1958年初。我想工作順利進行是可以成立起來的。”在周恩來的勸說下,達賴於1957年2月從印度回到西藏。但是,西藏自治區的成立卻一拖就是9年,至1965年9月才完成,這時周恩來已67歲,步入了老年。

  周恩來第三次明確表示要去西藏視察,是在籌備中央赴藏代表團慶祝西藏自治區成立時。1959年3月,西藏發生武裝叛亂。3月28日,周恩來發布國務院命令指出,這種背叛祖國、破壞統一的行為,實為國法所不容。為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除責成中國人民解放軍西藏軍區徹底平息叛亂外,特決定自即日起,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職權,由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副主任委員代理主任委員職務。之后,班禪堪布會議廳和昌都人民解放委員會也相繼自動地提出撤銷。這樣,西藏自治區籌委會實現了對西藏全區行政工作的統一管理。與此同時,解放軍在西藏各界人民群眾大力支持下,迅速平息了叛亂,並根據廣大人民群眾的要求,進行了民主改革。1964年,西藏民主改革工作結束,廣大翻身農奴當家作主,生活有了很大提高,他們的政治熱情和勞動熱情也非常高漲。未參叛的上層人士,絕大部分在政治上得到安排,生活水平也有了改善,成立西藏自治區的條件趨於基本成熟。

  1965年8月23日,國務院全體會議舉行第158次會議,討論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關於正式成立自治區的報告,同意1965年9月1日召開西藏自治區一屆人大一次會議,正式成立西藏自治區。根據國務院的議案,8月2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5次會議討論了成立西藏自治區的問題,並通過決議,批准成立西藏自治區。由誰率中央代表團赴藏祝賀也被提上議事日程。

  據《周恩來年譜》載,周恩來原擬代表中央前往拉薩慶賀西藏自治區成立。據曾於1956年和1965年兩次參加中央赴藏代表團、時在中央統戰部西藏處工作的任仁回憶:“當時中央統戰部給中央寫了一份報告,請中央決定代表團團長。據說周總理看到這份報告后,立即表示他要去西藏。他說曾經答應過西藏的同志,自治區成立時他去。西藏自治區即將成立,他還沒有到過西藏,因此要去看看。當時,中央沒有同意讓周總理帶團。周總理就說:‘不同意我帶團,我到那裡轉一轉,看一看總可以吧!現在可以不做正式決定,也不公開宣傳報道,到時我隻在拉薩上空去轉一圈!’”這表明,赴藏是周恩來爭取而來的。當時,成都至拉薩和西寧至拉薩的航線已開通。於是,周恩來先去了成都。《西藏日報》原總編尹銳回憶說:“1965年,西藏自治區正式成立時,周總理已經到達成都,准備飛往拉薩親自參加慶祝大會,后因情況變化,未能成行。”曾於1958年底第二次入藏,並在新華社西藏分社和《西藏日報》做記者和擔任領導的趙慎應也回憶說,“西藏已為他的到來,做好了准備,准備熱烈地迎接他。但是醫生說他的身體不好,中央臨時取消了他來西藏的決定,中央代表團就由謝富治副總理率領了。周恩來內疚地告知謝富治轉告一聲,他對不起西藏人民”。

  周恩來第四次明確表示要去西藏視察,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間。1970年2月,周恩來同尼泊爾駐華臨時代辦巴塔來依談他不能應邀參加尼泊爾國王子、公主婚禮時說:“如果飛機能夠飛越西藏上空直達加德滿都,我去一天也是好的,我一直等待是否有這個機會。”應該說,根據當時的復雜形勢,他赴藏視察的幾率已越來越小,但他仍然沒有忘懷。正如鄧穎超所說,一直到晚年,周恩來還惦記著要赴藏視察。

  1975年,西藏自治區迎來成立10周年大慶。8月29日,周恩來同准備參加慶祝活動的中央赴藏代表團團長華國鋒談話,請他轉達對西藏人民的問候,並提出要特別注意執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培養藏族干部,發展民族經濟。周恩來說:“你們到西藏,要多鼓勵在那裡工作的各級干部和職工,解放軍全體指戰員,他們很辛苦。這幾年的工作搞得不錯嘛,是很有成績的。告訴在那裡工作的同志們,要特別注意執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注意培養民族干部,使大批民族干部盡快成長起來。要搞統一,搞民族大團結,軍政、軍民和各民族之間,要互相支持、互相學習、互相尊重。隻有增強團結,才能安定,才能發展經濟,才能改善和提高物質文化生活條件。要注意保護好森林和各種自然資源,要造福於我們的子孫后代。”周恩來雖然已到不了西藏,但他每一次都不忘通過中央赴藏代表團帶去對西藏各族人民的深情厚意,他是在以這種間接的形式來實現其去西藏視察的願望。

(責編:唐璐、張鑫)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