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領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

性格不同的周恩來和毛澤東是如何“相忍為黨”的?

顧保孜

2019年03月20日14:56    來源:人民網-文史頻道

本文摘自《毛澤東和他的高參們》,顧保孜著,貴州人民出版社,2011.6

文史頻道轉載本文隻以信息傳播為目的,不代表認同其觀點和立場

六屆四中全會后,中央為米夫、王明所控制,周恩來從大局出發,忍辱負重,盡力維護黨的統一和生存。毛澤東再一次走了,周恩來沒有能挽留住他。

六屆四中全會后,中共中央為米夫(共產國際代表)、王明所控制。在黨內,王明壓制周恩來。周恩來曾經向遠東局訴說,但是王明有共產國際東方部作后台,他的訴說毫無效果。

周恩來曾憤然提出過辭職但未獲允准。周恩來服從組織決定,繼續工作下去。處於萬分痛苦中的周恩來,從大局出發,忍辱負重,維護了黨的統一和生存。

雖然,周恩來被繼續留任,實際上是處於留職察看的境地,處境十分艱難。

周恩來極力保持住他所領導的中央軍委、特科和交通機關,不使王明派人打進來。例如王明曾經要派一個黃埔生黃第紅到中央軍委工作,而這個人實際上暗中已同蔣介石勾搭上。周恩來通過情報系統截到了黃第紅給蔣介石的效忠信,拿給王明看,王明才沒有話說。

4月24日,中央特科負責人顧順章在漢口被捕叛變。在南京打入國民黨中央組織部調查科的共產黨員錢壯飛得知后立即派人報告中央。周恩來在陳雲等協助下果斷地採取緊急措施,安全轉移了中共中央、江蘇省委和共產國際遠東局的全部機構,國民黨企圖一舉破壞中共中央領導機關的計劃落了空。接著,躲住在周恩來寓所的向忠發,不聽周恩來的勸告,擅自外出,被國民黨逮捕。周恩來正在設法營救,卻得到消息說向忠發已經叛變。周恩來冒險到自己的寓所去觀察聯絡信號,斷定向忠發已經帶人來搜查過,趕緊離開。從此,周恩來再難在上海秘密工作下去了。

1931年12月上旬,周恩來離開上海,坐船經廣東省的汕頭、大埔,轉到福建永定繼續航行,於下旬到達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

這時,王明已經先周恩來於10月間離開上海去了莫斯科。行前,王明曾經對周恩來說,到中央蘇區后,毛澤東隻管政府的工作。周恩來離上海前,中共臨時中央負責人博古又對周恩來說,到中央蘇區后,周恩來是蘇區中央局書記,毛澤東管政府,朱德管軍事。這都是說,不要毛澤東管軍事。

但周恩來到中央蘇區后,並沒有完全按臨時中央的指示辦,而是實事求是地對待毛澤東的缺點與長處。

周恩來走馬上任后抓的第一件事就是糾正中央蘇區肅反擴大化的錯誤。1932年1月7日,周恩來主持蘇區中央局通過的《關於蘇區肅反工作的決議案》,不僅批評過去中央局,也批評毛澤東為首的紅軍總前委犯了“肅反工作中路線錯誤”,即擴大化的錯誤。

50年后鄧小平回憶此事這樣評價道:“開始打AB團的時候,毛澤東同志也參加了……在那種異常緊張的戰爭環境中,內部發現壞人,提高警惕是必要的。但是,腦子發熱,分析不清,聽到一個口供就相信了,這樣就難於避免犯錯誤。”

鄧小平明確指出毛澤東當時也犯了錯誤。周恩來批評毛澤東的錯誤,正表現了他對黨、對革命事業負責和實事求是的精神,絕非像港台等作者著述的觀點是周恩來整治毛澤東的開始。毛澤東在工作中有錯誤,作為上級領導的周恩來批評他是對的。絕不能把批評與自我批評這一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說成是“互相攻擊”。一般認為,周恩來在同毛澤東的相互關系中,主要是崇敬、服從、彌補和相輔相成,這當然是對的。但是,也不能忽略周恩來敢於堅持自己的意見,敢於發表與毛澤東的不同意見,也是有斗爭性和原則性的一面。這一點,無論是毛澤東作為黨的領袖之前還是其后都是如此。20多年后,1956年9月10日,毛澤東本人在中共“八大”預備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談及往事,對於中央蘇區肅AB團,說了一句語重心長的話:“肅反時我犯了錯誤,第一次肅反肅錯了人。”

周恩來雖然批評了毛澤東在肅反中的錯誤,但並沒有處分他,而且十分尊重毛澤東的長處。

當時由於受“左”傾錯誤路線的排擠,加之身體不好,中央決定毛澤東帶著賀子珍以及警衛班的人去瑞金以東的東華山療養。

東華山上樹木蓊郁,山頂有座古廟。毛澤東看中了古廟,住了進去。

雖說這是一座鬆柏青翠的美麗山峰,古廟幽靜、寬大,但光線陰暗,地上長滿青苔,室內潮濕,給人一種空曠冷落的感覺。

毛澤東人在山上,心在山下。這時,他唯一放心不下的是整個紅色根據地的安危、黨和紅軍的命運。特別是中共臨時中央推行的軍事冒險主義,強令紅軍攻打贛州的錯誤決定,更使毛澤東對革命前途憂心忡忡,焦躁不安,他那雙原來炯炯有神的眼睛,此時已深深地陷下去了……

原來,1932年1月9日,中共臨時中央發出了《中央關於爭取革命在一省與數省首先勝利的決議》,提出中央蘇區要“佔取南昌、撫州、吉安等中心城市”。毛澤東找周恩來談了在蘇區打寨子的必要,而不應打大城市,周恩來聽取了毛澤東的意見。他致電中共臨時中央,說明紅軍目前攻打中心城市有困難。臨時中央回電說,至少要在撫州、吉安、贛州中選擇一個城市攻打。接到回電,周恩來隻好召開中共蘇區中央局會議討論,會議決定打贛州。毛澤東表示反對,但多數通過。

果然正如毛澤東所預料的那樣,紅軍打贛州,歷經33天,久攻不克,在國民黨軍大量增援的情況下,隻好撤回。

在毛澤東到東華山療養期間,周恩來沒有忘記叫人將繳獲的戰利品捎上山去,送給毛澤東一些。特別是在打贛州的戰斗遇到了困難時,他讓項英親自去請毛澤東下山指揮戰斗,從而結束了毛澤東在東華山上休養的生活。

那是元宵節過后的一天,天色陰沉,烏雲密布。

毛澤東在屋裡正給警衛員講時事,一個戰士往窗外一看,說了句:“有人上山來了。”

“是誰?”毛澤東連忙問。

“看不清楚,是兩個騎馬的。”

毛澤東站起身來,往門口走去。這時,來人已到廟門了。毛澤東定睛一看,原來是項英和他的警衛員。

項英見到毛澤東,急忙下馬,面帶嚴肅而焦慮的神情,走進屋內。毛澤東像預感到什麼,開門見山地問:“戰事如此緊張,你這時來,有什麼事嗎?”

項英焦急地說:“恩來同志讓我專門來請你下山。”

“是不是為打贛州的事?”毛澤東馬上猜到項英的來意。

“是的,打贛州很不順利。所以,恩來同志請你趕往前線。”項英回答說。 

(責編:唐璐、張鑫)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