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菲(北京)
2018年09月18日17:0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六
在緊張的會議當中,周恩來仍不時關心著“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的調查情況。當時,奉命前往新加坡處理善后事宜的中國駐印度大使館參贊申健來到萬隆,周恩來在聽取了他的情況匯報后,滿懷深情地說:“烈士們的光榮姓名,將永遠寫在亞非各國人民和世界先進人類為和平事業而奮斗的歷史上。歷史將永遠記住:他們是為亞非兩大洲人民的友好合作和獨立自主的事業犧牲的。”周恩來囑咐申健,要把烈士的骨灰留下,他將親自把烈士的骨灰帶回北京。
在亞非會議開幕后的第二天,即4月19日午后,中國代表團收到一封署名為“覺醒了的國民黨暗殺隊員”的信,信中說:3月初,國民黨駐雅加達支部奉國民黨總統府之命,組織了28人的敢死暗殺隊,准備謀殺中國代表團團長周恩來。並稱,暗殺隊已於3月10日在紅溪組成,成員均系國民黨逃亡在印尼的中下級軍官。他們不但每人從美國駐印尼大使館領到無聲手槍一支,而且還領到印尼幣20萬盾,且事成之后每人加發20萬盾,打中周恩來的加發40萬盾。
代表團立即對這封來信進行了研究。盡管此信內容的真實性無從考証,但是,根據當時的安全形勢,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必須採取措施嚴加防范。於是,代表團一面通知印尼方面,要求加強安全保衛,一面召開內部會議制定安全防范措施。
印尼方面非常重視,立刻加強了對萬隆的外圍警戒,並抽調了大量警力防范,專門派一名陸軍上尉作為周恩來的安全副官、5名警察作為隨衛。同時,如果周恩來外出,除有兩輛摩托車開路外,還加派一至兩輛憲兵吉普車隨衛。成元功回憶說:“為保証總理和代表團成員的安全,我和李福坤等幾個同志,弦繃得緊緊的,不敢有絲毫的鬆懈和麻痺大意,我們所帶的手槍都是子彈上了膛的。我們總是緊緊跟隨在總理身后,在情況復雜時我們往往干脆把總理包在中間。”
值得欣慰的是,美蔣特務的暗殺周恩來的陰謀最終沒有得逞,且亞非會議取得了圓滿成功。
4月29日,周恩來率領代表團一行安全飛抵昆明。當天,周恩來致電中共中央並毛澤東,報告代表團平安抵達昆明。電報說:“出國半月,因時間短促,工作緊張繁忙,許多重要會談未能一一及時電告。准備在昆明休息幾日,把重要會談情況按專題寫出報告。”
5月7日上午11點,周恩來一行乘坐的專機徐徐降落在北京首都機場。黨和國家領導人劉少奇、陳雲、林伯渠、董必武、鄧小平等早已等候在那裡了。
回到北京后,周恩來立即了解“克什米爾公主號”調查的進展情況。5月8日,周恩來接見印度駐華大使賴嘉文和印度方面負責事件調查工作的印度國家情報局副局長高。高向周恩來介紹了他在香港期間所了解的有關事件的情況。周恩來讓高轉告印度總理尼赫魯,請尼赫魯致電時任英國首相的艾登,希望英國政府告訴香港當局在調查上予以合作。並表示如果英國方面願意合作,中方可以把迄今調查所得的材料以及今后調查可能得到的材料提供給港英方面。
5月9日,周恩來在國務院會議廳主持會議,討論與“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相關的斗爭方針和策略。
經過研究,確定了下一步的方針:爭取破案,以此使美蔣在世界人民面前聲名狼藉。破案的關鍵在於爭取英國與我合作。如英表示願與我合作,則我可向他提供有關情報,否則,供給他情報不但無益,反而可能使凶手跑掉。如英國故意不破案,則可視情況同英國進行斗爭。在對英策略方面,大家認為,英國對此事有投鼠忌器的想法,一方面對美有顧慮,不敢破案﹔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到中英關系及自身利益的情況。因此,應採取“壓”與“拉”相結合的策略。
按照既定方針,當天,周恩來接見英國駐華代辦杜維廉,就“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要他轉告英國首相艾登以下口信:中國政府希望英國政府能夠指示香港當局同我們密切合作,使“克什米爾公主號”失事事件能夠破案。如果我們把現有的材料提供給香港當局,是能夠破案的。同時提出以下要求:主要是香港當局對得到的材料要嚴加保密,對材料中提到的涉案人員要嚴加監視,以防逃跑,對涉嫌的主要人物應嚴格審訊,並要求審訊時有中方人員在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