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領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

從對手到密友:周恩來與“伍豪事件”策劃者張沖【2】

慕   安(北京)

2018年08月14日15:4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五次會談 折沖尊俎

1937年2月初,潘漢年帶南京政府談判代表之一的張沖重返西安,介紹他與周恩來等中共代表見面,商談西安事變的善后問題。這次引薦為兩黨舉行西安談判鋪平了道路。

2月9日,國共在西安舉行第一次正式會談。中共代表是周恩來、葉劍英等,國民黨代表為顧祝同、張沖、賀衷寒等。會談歷時1個月,其間,國民黨方面主談者張沖帶著蔣介石的意見,與周恩來朝夕相處,頻繁接觸。這時,國民黨內有人放出口風:“淮南過於冒險,這樣的事干好了千好萬好,如果做得不好就會成為千古罪人。”張沖聞知后坦然處之,他說:“調查科的任務就是對付共產黨,但事至今日,我深切認識到國共合則興,不合則亡。年年圍剿,節節失利﹔強鄰虎視,外債高筑﹔民不聊生,國將不國。我自受命以來,夙夜憂懼,將盡我職責,爭取停止內戰。一致對外。至於個人功罪,在所不計。”

會談最初較為順利,達成了一些協議。張沖還向周恩來建議中共通過在蘇聯的蔣經國來做蔣介石的工作。周恩來當即電告中央請示。這年4月中旬,蔣經國從莫斯科抵達上海,毛澤東、周恩來派李克農同張沖到上海見蔣經國,希望蔣經國以民主思想影響蔣介石。而西安會談最終雖因頑固派推翻已達成的協議而未取得理想結果,但正如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在《西行漫記》一書中所描述的那樣:“總司令派赴西安的使者張沖將軍和共方在西安的代表周恩來談判的結果,在四、五、六月裡發生了一些重要變化。經濟封鎖取消了,紅軍和外界建立了貿易關系。更重要的是,雙方悄悄地恢復了交通聯系。在邊界上,紅星旗和國民黨的青天白日旗象征性地交叉挂在一起。”

由於西安會談收獲不大,中共認為有必要與蔣介石直接談判,雙方商定在杭州再次舉行會談。於是,1937年3月下旬,周恩來由西安飛抵上海,在潘漢年陪同下從滬抵杭,同正在西湖休養的蔣介石直接會談。會談前一天,周恩來在上海先同宋美齡、宋子文等會晤,並通過宋美齡將中共意見轉交給蔣介石。西湖會談事關重大而又極其機密,談判地點選擇在西湖煙霞山煙霞洞。會談開始后,周恩來就單刀直入,提出了中共的建議,表示了與國民黨合作的誠意﹔而蔣介石也顯得很爽快,同意國共兩黨重新合作。但緊接著他話鋒一轉,提出要中共不必說與國民黨合作,而是與他個人合作,並稱隻要這個問題解決了,其他具體問題都是枝節,容易解決。很顯然,蔣介石的目的在於取消中共的獨立性,把中共合並於國民黨。

周恩來機敏過人,經驗豐富,早已洞悉蔣的用心。他據理反駁,力陳我黨的主張。雙方你來我往,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艱苦談判。周恩來和潘漢年在會談中有理有據有節,而蔣介石和他的助手張沖則理虧因而談不過對方,終於同意周恩來提出的搞個共同綱領規范兩黨行動的建議,並商定由周恩來回陝北起草這個綱領。

中共中央對首次國共最高級正式會談所取得的結果表示滿意,認為“結果尚好”。而此次西湖會談,張沖做了許多工作,起了積極的作用﹔同時也加深了他與中共的諒解與友誼。周恩來為表誠意,特地與張沖在下榻的別墅前單獨合影,留下了此次西湖會談唯一的紀念物。

此后,國共代表自1937年2月到1937年9月,共舉行了 6 次正式談判,歷時7個月,其中,周恩來與張沖進行過幾十次會晤磋商與正式會談,終於掃除了重重障礙,促成了第二次國共合作的實現。周恩來在《悼張淮南先生》一文中曾這樣回顧道:“為商兩黨團結事,幾朝夕往返,達三四月。彼時,甚至以后,參與其事者固不僅先生一人,唯先生為能始終其事。先生與我,並非無黨見者,唯站在民族利益之上的黨見,非私見私利可比,故無事不可談通,無問題不可解決。先生與我,各以此自信,亦以此互信。”

在這段時間,有一件事對張沖的思想影響很大。那是1937年6月下旬,國民黨考察團由張沖牽線搭橋,訪問延安。張沖隨團參觀考察了延安的機關、學校、工廠。毛澤東也在一周內4次會見考察團成員,闡述中共的方針政策。延安軍民在艱難困苦的生存條件下所表現出的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滿腔熱忱的敬業態度、勤奮踏實的工作作風和親密融洽的人際關系,都與國統區形成鮮明對照,使得久居都市、沉浮宦海的張沖為之耳目一新。特別是毛澤東、周恩來與他的幾次單獨長談,氣氛友好,關系融洽。中共領袖情真意切,光明磊落,使張沖深受教益,切身體驗到中國共產黨為國為民的殷殷誠意﹔而周恩來豁達大度,不咎既往,不記個人怨仇的博大胸懷,更使張沖十分感佩。事后,他悄悄告訴好友:“中國不會亡,民族大有希望,人民大有希望,這是我去陝北后親自領略到的。”這說明,他的思想、感情與頑固派已有了明顯差異。張沖此次延安之行,還與中共建立了秘密的電台聯系。此前西湖會談時,蔣介石就已將一部密碼交與周恩來帶回陝北,以供兩黨聯絡之需。

張沖回到南京,向蔣介石匯報后,親自布置“中統”香鋪營電台與延安定時聯絡,溝通信息。凡有陝北來電,張沖必守著譯電員譯好,隨即拿去面交蔣介石。蔣介石有什麼答復,口授要點后,他當即擬成電文,待蔣點頭認可,立刻趕到香鋪營電台,守著譯電員譯碼,等到報務員發完后才放心離開。

 

(責編:唐璐、張鑫)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