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領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

周恩來中學時的不同"角色":"演說家""梅蘭芳"【2】

2018年08月09日15:02    來源:天津日報


  周恩來中學時的不同“角色”

  南開校園的

  “新面孔”

  1913年4月,周恩來隨調任天津工作的四伯父來到天津。當時的南開中學是一所聞名國內、仿照歐美近代教育制度開辦的私立學校,教育目標是“培育學生愛國愛群之公德,服務社會之能力”。學校學術空氣濃厚,教學作風民主,並以管理嚴格而著稱。

  周恩來到津后在離家很近的直指庵小學四年級就讀,為了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他在天津大澤英文、算學補習學校補習了三個月英文。當年8月16日下午,周恩來在南開中學北樓下大教室參加入學考試,考試的科目有英文、國文和算學。兩天后,學校公布錄取名單,周恩來榜上有名。8月19日,周恩來身著漿洗干淨的竹布長衫走進南開中學報到入學,正式成為南開學子。

  勤工儉學的

  “免費生”

  當時的南開中學學費比較昂貴。入學后的周恩來生活清貧,“處境最艱,學費時不濟,而獨能於萬苦千難中多才多藝造成斯績。”“周恩來在學期間穿的一直是布衣布鞋,夏天隻著一件白長衫,入冬則是單薄的青棉袍,外面再罩一件泛白的藍大褂。衣服雖破舊,但他總是自己動手補好、洗淨,整整齊齊地穿在身上。他沒有足夠的錢在學校食堂包飯,時常到街頭小攤買大餅和豆腐湯或粥充飢。沒有菜時,就從家裡帶一小罐醬來下飯。”校史館副館長楊乃東介紹說。

  周恩來的學費和生活費用主要靠伯父微薄的收入來支持,即使加上伯母做編織類手工活掙來的錢作補貼,他的生活依然拮據和窘迫。入學第二年,由於品學兼優,學校破例免除周恩來的學費、書費和宿費,他也成為當時學校唯一的“免費生”,但生活費用還需要自己解決。學校同情這個品學兼優的學生,想辦法給他安排一些為學校刻蠟紙、油印或抄寫講義事情,以補貼他的生活費用。從此,盡管課業繁重,社團活動很多,周恩來仍然擠時間兼做這類工作。

  刻苦學習的

  “讀書人”

  周恩來求學南開中學四年中,共有十七門課程,其中主科為國文、數學(包括代數、幾何、三角)和英文,英文課每周都有10小時。輔科有物理、化學、中國史地、西洋史地、生物、法制、體操等。從二年級起,除國文和中國史地外,各科都用英文課本。三年級起,就要求學生閱讀英文原著。

  入學初的一段時間,英文底子不太好,后又有幾篇作文的評語也不甚佳,使得周恩來深受震動。1914年春,他在作文《羊叔子平吳疏書后》的頁邊寫下感言:“人人作此均佳,我獨何故而草草率責?致勞先生之口舌。豈從斯無揚眉吐氣之時耶!翔宇,翔宇,汝宜三思,須知凡人之所能為者,己即能為之。漢文落第,英文不及格,尚何面居於丁二班?若長此以往,恐降班有你,南開不久亦非汝插足之地矣!宏圖壯志,竟將拋諸大海。活潑精神,亦將沉淪腦外。雖有同志同仇,亦將不汝答矣!豈不羞煞也哉!”

  周恩來的同班同學張鴻誥曾回憶說:“我記得在第一學期中,他讀起英語來發音很生硬。為了攻克這一難關,他學習很刻苦。每天早晨起床后,將洗漱和吃早點的剩余時間,以及中午和下午的課余時間,都用來學英文。這樣不到半年時間,不但趕上,而且超過了一般同學的水平。以后又不斷努力,一進入二年級,他的英文水平就相當好了。”

  周恩來的作文深受老師贊賞,多次被評為“傳觀”之作。此外,他對數理化也都很重視,上課注意力非常集中,曾名列數學、化學最優者。

(責編:唐璐、張鑫)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