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峰
2018年04月11日16:3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奮斗終生的光輝榜樣
習近平指出,全黨同志要強化黨員意識,“做到忠誠於組織,任何時候都與黨同心同德”。在這方面,周恩來堪稱全黨的楷模。周恩來偉大光輝的一生,始終遵奉著青年時代立下的誓言:“我認的主義一定是不變了,並且很堅決地要為它宣傳奔走。”他說:“人是應該有理想的,沒有理想的生活就會變成盲目。”“共產黨人就是為不斷克服困難、繼續前進而存在的。畏難苟安,不是共產黨人的品質。”“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情況下,都要以誓死不變的精神為共產主義奮斗到底。”他對黨的事業無比忠誠,對自己的信仰無比堅定。他一生的奮斗和工作,始終堅持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同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相結合,始終保持堅定的革命信念和旺盛的革命斗志。特別是在重大歷史轉折關頭,他總是認准方向和目標,堅韌不拔。他在彌留之際,唱的還是“團結起來到明天,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
作為偉大的革命家、軍事家,周恩來青年時期就參加了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周恩來為我們黨創建人民軍隊、創建革命統一戰線、創建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建立了不朽功勛。他是我們黨最早認識武裝斗爭重要性和最早從事軍事工作的領導人之一。大革命失敗后,他領導發動舉世聞名的八一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我們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由此誕生。黨的六大以后,他作為實際主持黨中央工作的領導人,在極端險惡的條件下機智勇敢地保衛黨的中央機關,保護黨的大批領導骨干,發展黨在白區的秘密工作,支持工農武裝割據。在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他同朱德等一起成功指揮了第四次反“圍剿”斗爭,創造了大兵團伏擊殲滅戰的新經驗。紅軍長征途中,在具有深遠意義的遵義會議上,他旗幟鮮明地支持毛澤東的正確主張,為確立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為在危難中挽救紅軍、挽救黨,發揮了重大作用。在長征和遵義會議中發揮的重大作用,成為周恩來革命生涯中最光輝的篇章之一。西安事變爆發后,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他根據黨中央的既定方針,前往西安,為在極端復雜而艱難的環境中推動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促成國共合作,作出了彪炳史冊的卓越貢獻。抗日戰爭中,周恩來代表我們黨長期堅持在國民黨統治區工作,負責與國民黨當局談判,廣泛團結社會各階層愛國人士,堅持並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同國民黨頑固派進行了有勇有謀的斗爭。抗日戰爭勝利后,為制止內戰,他陪同毛澤東赴重慶與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而后又率領我黨代表團與國民黨當局開展了有理有節的政治斗爭。解放戰爭期間,他協助毛澤東運籌帷幄,在世界上最小的指揮部裡,指揮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戰略大決戰。
新中國成立后,周恩來擔任共和國總理長達26年。26年的總理生涯,是他為祖國為人民作出最大貢獻的時期。他既是國家建設整體藍圖的設計者,又是將它付諸實施的卓越組織者和管理者。他在毛澤東領導下,日理萬機,為積極探索符合我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全面組織和實施社會主義各項建設事業,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奠基性貢獻。開國之初,他領導繁重的經濟恢復工作,扭轉了國民黨政府遺留下來的財政經濟崩潰的局面。“大躍進”之后,我國面臨嚴重的經濟困難。周恩來堅決貫徹黨中央、毛主席確定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進行了大量艱苦工作,使經濟形勢實現好轉。在“文化大革命”那樣混亂和艱難的環境中,周恩來堅持排除干擾,始終沒有放鬆經濟工作。周恩來是重視科學技術和尊重知識分子的典范。根據毛澤東的意見,他領導制定並組織落實1956—1967年的十二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他組織領導“兩彈一星”大規模科技攻堅取得重大突破,極大提升了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他在1956年1月作的《關於知識分子問題的報告》,在1962年3月作的《論知識分子》的講話,有效地調動了廣大知識分子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的積極性。周恩來贏得了廣大知識分子由衷的信賴和愛戴。冰心說:周恩來是中國亙古以來賦予的愛最多,而且接受的愛也最多的一位人物,他是“十億中國人民心目中的第一位完人”。林巧稚說:她過去信奉上帝,那不過是追求一種精神寄托,追求一種高尚的做人准則。上帝是什麼樣的?我沒見過,誰也沒見過。可是我從周總理身上看到了一種真正高尚無私的人格。就是他這種崇高的精神在影響著我,使我由信上帝變成信共產黨。李四光說:周恩來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他胸懷寬闊,不計恩怨,廣交朋友,用人唯賢,關心體貼,無微不至,為中國共產黨團結了一大批人。周恩來是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卓越領導人。他為統一戰線的創建和發展做了大量工作。他認真貫徹執行了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的旗幟,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他善於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他致力於祖國統一大業,為解決香港、澳門和台灣問題,進行了大量基礎性、開拓性工作。
作為偉大的外交家,周恩來是我國外交事業的主要奠基者之一。周恩來是著名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最早提出者。在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領導下,他以超乎尋常的精力、才能、勇氣和智慧,致力於制定和貫徹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領導清除帝國主義在華的一切特權,結束一百年來舊中國歷屆政府喪權辱國的外交屈辱史,為我國外交事業作出了全面的杰出的貢獻。在繁忙的外事活動中,周恩來為促進世界和平,為維護祖國的獨立、主權和中華民族的民族尊嚴,為增進我國同世界各國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和人民的友誼,為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為推動廣泛的對外經濟文化交流,付出了艱辛勞動,作出了歷史性貢獻。周恩來杰出的外交思想、豐富的外交經驗、精湛的外交藝術、坦誠的外交風格,使每一個中國人引為自豪。他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和國際友好人士的普遍尊敬。
在魯迅逝世十周年紀念會上,周恩來曾援引過魯迅先生的兩句話:“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他說,我們應該像魯迅先生所說的那樣,“要誠誠懇懇、老老實實地為人民服務。我們要有所恨,有所怒,有所愛,有所為。過去歷史上有多少暴君、皇帝、獨裁者,都一個個地倒下去了。但是歷史上的多少奴隸、被壓迫者、農民還是牢牢地站住的,而且長大下去。人民的世紀到了,所以應該像頭牛一樣努力奮斗,團結一致,為人民服務而死。”在“文化大革命”極端復雜的特殊環境下,周恩來忍辱負重,苦撐危局,作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全力維護國家正常工作的運轉,全面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盡一切可能減少損失。他保護了一大批黨的領導骨干、民主人士和知識分子﹔他協助毛澤東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團妄圖奪取最高政權的陰謀,並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批判和糾正極左思潮的錯誤,使各方面工作有了轉機。他在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重申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宏偉目標,極大地鼓舞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
毛澤東一生,舉重若輕。舉重若輕是毛澤東領導風格的最大特點。周恩來一生,舉輕若重。舉輕若重是周恩來領導風格的最大特點。毛澤東和周恩來實現了舉重若輕和舉輕若重的完美結合,而他們兩個人,又都實現了各自的舉重若輕和舉輕若重、舉輕若重和舉重若輕的完美統一。葉劍英生前講過:他最佩服兩個人,一個是毛澤東,一個是周恩來。毛澤東的格局,周恩來的氣質。我曾經寫過一副聯語:主席格局昭日月,總理風范冠古今。吳玉章在《自勵詩》中寫道:“春蠶到死絲方盡,人至期頤亦不休。一息尚存須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疇。”許多老一輩革命家都是懷抱這樣的人生信念工作和奮斗的。周恩來偉大光輝的一生,是以身許黨許國、獻身黨的事業的一生,除了黨和國家利益,他沒有絲毫個人利益。周恩來偉大光輝的一生,是鞠躬盡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他的有限的生命,在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獲得了永生。周恩來偉大光輝的一生,又是為理想信念而矢志不渝、艱苦奮斗的一生,周恩來用畢生奮斗踐行了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的光輝照亮了他的一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