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領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

周恩來訪問十四國隨員軼聞

尹家民

2020年11月24日08:5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歷時兩個半月,行程十萬八千裡。周恩來訪問的成功,除去他個人的魅力之外,與他擁有一支能干的隨員隊伍是分不開的。

譯員最忙,冀氏皮衣

周恩來訪問亞非歐十四國,是建國以來我國政府派出的規格最高、影響最大的代表團。它歷時兩個半月,行程十萬八千裡。周恩來訪問的成功,除去他個人的魅力之外,與他擁有一支能干的隨員隊伍是分不開的。這支隊伍共有七八十人,除規格較高的代表團成員陳毅外長、國務院外辦副主任孔原、外交部副部長黃鎮、總理秘書處主任童小鵬、外交部部長助理等人外,還有大批的新聞、翻譯、警衛等人才精英。這些人物雖然職務不算高,其業務之精通,處事之老練,每每在關鍵時刻發揮別人無法代替的作用,以下記錄的1963年12月至1964年2月,陳毅(右二)陪同周恩來總理(右五)訪問亞非歐十四國時在埃及金字塔前合影。是他們在訪問過程中的軼聞趣事。

翻譯組有英、法兩個語種,每個語種配4名翻譯。英語組口譯以冀朝鑄為主,筆譯以過家鼎為主,任務非常繁重。既要負責領導同志的臨場翻譯,還要將周總理等領導同志在各種場合的講話速記下來,並把新聞公報等譯成外文,還要散發,少則十幾份,多則四五十份,還要將對方的書面講話譯成中文。他們隨身帶著幾架新購置的瑞士手提打字機,還帶上了復寫紙、蠟紙等必要的文具。他們所到之處,都是依靠當地使館的協助,但主要工作還得自己做。有時住在旅館裡,一入住就要開始工作,從譯初稿到改稿、打字、校對、油印,一通忙乎。在結束對一個國家的訪問准備啟程去下一個國家之前,必須把所有稿件翻譯打印完畢,並准備好下一站的頭一兩篇講稿譯文。按當時的慣例,訪問每一個國家結束時都要發表新聞公報,而新聞公報往往是在訪問的最后一天才達成協議的,於是翻譯們必須在訪問結束前准備好新聞公報的正式文本,供領導簽字。如此一來,徹夜工作幾乎成了常規。唯一可以喘息的機會是,在法語國家,不用英文翻譯,反之亦然。這兩種翻譯都得以輕鬆的是在阿爾巴尼亞,阿文翻譯和寫作組忙得不可開交。但為了配合他們的工作,其他語種的人就主動去干些后勤工作。有一次,過家鼎被派往地拉那機場看守專機。時值正月,空曠的機場寒風凜冽,冰冷刺骨。他從拂曉時起,要在零下20℃的機場站立幾個小時,不一會兒就要僵了。忽然背后一沉,一件皮大衣披在了他的肩膀上,他回頭一看,是冀朝鑄。這件皮大衣是冀氏家族祖傳下來的,又厚又重,過家鼎心頭一熱,不知說什麼好。他想到冀朝鑄自己也會冷的。而英語極其熟練中文卻不太流利的冀朝鑄此時更是“無聲勝有聲”。

(責編:唐璐、張鑫)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