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黨生
2020年09月03日11:4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黨史文匯》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1973年6月9日,一架執行外事任務的專用飛機在延安飛機場降落。當飛機的艙門打開后,歡迎的人們驚喜地發現,陪同越南客人到延安參觀的竟是深受老區人民愛戴的周恩來總理!於是,周總理回到延安的消息便在最短的時間裡以最快的速度在這座高原山城不脛而走。
從6月9日早晨10點,周總理走下專機踏上延安的那一刻算起到次日早晨8點乘專機離開,周總理在延安停留了短短的22個小時。 在這段時間裡,延安給他留下了什麼印象?周總理的到來又在延安老百姓中產生了怎樣的轟動效應?這些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走下飛機,周總理向延安地委領導和前來歡迎的群眾說的第一句話是:“我又回到家裡來了!”
是啊,“回家了!”對於這塊紅色的土地,周總理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他和黨中央、毛主席在這裡生活戰斗了13個年頭,對這裡的一草一木他都傾注了深厚的感情﹔陌生,是因為周總理自1948年離開陝北以后日理萬機,再沒有來過延安。
到了延安,周總理陪同外賓在賓館短暫休息后,馬上前往與賓館一牆之隔的鳳凰山麓革命舊址參觀。這時候,周總理回到延安的消息已經傳開,延安的老百姓都想見他一面。因此,從賓館到鳳凰山革命舊址不到千米的距離已經被延安市民圍得水泄不通,以致於在周總理一行參觀結束返回賓館的時候連汽車都無法通過,他們不得不走過由武警戰士保護的特別通道,周恩來總理和越南客人頻頻地向街道兩旁的群眾招手致意。此時,歡呼聲、掌聲響成一片,熱烈的氣氛達到了頂點。
對於延安的建設,周總理始終非常關注。早在1970年3月,他把陝西省委和延安地委的負責同志召集到北京開會,專題研究解決延安人民的溫飽問題。“文化大革命”中,為了擴大延安的對外影響和方便國內外廣大人民群眾到延安參觀,經周總理批准,還增加了北京到延安的航班。這次回到延安,如何讓延安改變落后面貌,仍然是他關心的中心問題。
中午吃飯的時候,周恩來情意深長地對延安的領導同志說:“延安人民哺育了我們,使我們取得了全國革命的勝利,但是延安的農業還很落后,我們對不起延安人民。”說完這話,他又向延安的領導同志提出了一個問題:“延安能不能三年變面貌、五年糧食翻一番?”
時任地委書記的許效民和其他同志異口同聲地說:“行!”
聽到延安領導同志的這個保証后,周總理動情地說:“好!我就要你們這句話!”他馬上叫服務員拿來茅台酒,給在座的延安領導同志每人斟了一杯。周總理動情地說:“為延安三年變面貌、五年糧食翻一番干杯!”他還承諾:“你們五年糧食翻了番,我一定再來延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