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領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

揭秘:1958年周恩來為什麼提出辭去總理一職?

閻志峰

2020年07月02日10:2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黨史文苑》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1958年6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周恩來委婉地提出,請考慮自己繼續擔任國務院總理是否適當?會議挽留周恩來繼續擔任總理。會后,鄧小平擬了個會議記錄,寫道:會議認為周恩來“應該繼續擔任現任的工作,沒有必要加以改變”。並把這個記錄報送了毛澤東主席。這樣,周恩來仍然擔任國務院總理不變。

  周恩來提出辭職的第二天,中共中央正式發出《關於成立財經、政法、外事、科學、文教小組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指出:“大政方針在政治局,具體部署在書記處。”

  從時間節點上看,周恩來辭職和中央下發《通知》高度相關,兩件事情之間有沒有內在的關聯性?可以肯定的是,周恩來提出辭職時不可能不知道中央第二天要下發《通知》。我們可不可以這樣理解,經過改革,國務院的職能弱化,甚至被轉移,這是否為周恩來提出辭職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呢?為此,本文通過對當時經濟背景和政治背景的分析,來解讀周恩來辭職的原因。

  經濟背景:毛澤東提出反反冒進

  1955年,無論是毛澤東,還是周恩來,由於經驗不足,都對經濟形勢判斷較為樂觀。結果,1956年出現了經濟過熱,資金、原材料和市場十分緊張的現象。周恩來、陳雲等人發現這一問題后,當機立斷反冒進,把過大的建設規模壓了下來。周恩來、陳雲剎車了,但毛澤東還沒有看出問題的嚴重性。毛澤東雖然沒有反對,但當1957年他准備開展“大躍進”的時候,卻開始批評周恩來和陳雲。

  為此,在1957年末至1958年初那段時間,毛澤東有幾番講話。

  1957年10月9日,毛澤東在八屆三中全會閉幕會上說:

  1955年來了一個高漲,1956年吃了虧,來了一個右傾,來了一個鬆勁。主要是掃掉了三個東西,一是多快好省,一是《全國農業發展綱要》,一是促進委員會。……1956年的毛病是基本建設多用了30億元,生產了600萬部不適用的雙輪雙鏵犁。這可以組織個臨時促退小組來解決,但共產黨總的方針是促進而不是促退。共產黨應該是促進委員會,隻有國民黨才是促退委員會。

  1957年12月12日,《人民日報》刊發了社論《必須堅持多快好省的建設方針》,這篇社論是經過毛澤東修改和政治局討論過的,批評在反冒進期間“刮起了一股風,居然把多快好省的方針刮掉了”,“有的人竟說,寧可犯保守的錯誤,也不要犯冒進的錯誤”,“於是,本來應該和可以多辦、快辦的事情,也少辦、慢辦甚至不辦了。這種做法,對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當然不能起積極的促進的作用,相反地起了消極的促退的作用”。

  1958年1月2日至4日,周恩來在杭州出席毛澤東召集的部分省、市委書記會議。借談1958年國民經濟計劃草案的報告和第二個五年計劃的修改問題,毛澤東對周恩來等主張反冒進的人的批評,是直截了當的:“你們那個時候,不僅脫離了各省,而且脫離了多數的部!”

  11日晚,毛澤東進而又說:不要提反冒進這個詞,這是政治問題。一反就泄了氣,6億人一泄了氣不得了。

  毛澤東尖銳地批評了1956年6月20日《人民日報》發表的《要反對保守主義,也要反對急躁情緒》的社論:這篇社論好像有理三扁擔,無理三扁擔,實際重點是反冒進的。毛澤東認為社論中引用《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序言的幾句話來說明反冒進,“是用毛澤東來反毛澤東”。他在這篇社論上批注:“庸俗辯証法”,“庸俗馬克思主義”,“尖銳地針對我”。

(責編:唐璐、張鑫)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