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29日12:37 來源:人民政協網
原標題:隨李宗仁先生參觀東三省
渡江戰役后,廣西境內的國民黨高中級軍政官員或紛紛舉行起義,或接受和平改編。白崇禧在廣西新組建的6個軍政區,就有3個接受和平改編。
1949年12月9日,國民黨軍第五十六軍第三三〇師師長秦國祥、副師長石望元、參謀長楊佛仁及第四十六軍第一八八師參謀長劉居雲等在廣西恩樂向解放軍投誠﹔第二天,廣西郁林、北流、容縣縣長率500余人,向解放軍投誠﹔同日,國民黨海軍第二機動艦隊3艘炮艦由中隊長柳宗森率領,在南寧向解放軍投誠﹔12月12日,廣西靖西行政專區專員兼保安司令賴慧鵬率領8個縣宣布起義﹔12月14日,桂系將領周祖晃率領桂北軍政區及第十三軍新編第三十七師師長蔣雄、新編第三十八師師長蔣晃、第三十九師師長莫敵、第一七二師師長劉維楷、獨立團團長兼桂林市市長韋瑞林等在桂北臨桂縣以西的兩江接受和平改編﹔12月16日,國民黨桂系第一七二師第五一五團團長唐守約在百壽向解放軍投誠﹔1950年1月18日,國民黨黔桂邊綏靖區中將司令張光瑋、參謀長林科連率領1300余人在桂西北邊境的舊州接受和平改編﹔1月20日,國民黨桂西軍政區中將司令莫樹杰率部在金城江接受改編……
“新桂系三杰”之一黃紹竑,作為國民黨和談代表團成員,贊同中共提出的“國共和平協定”,希望結束戰爭、恢復和平。但他看到國民黨所高叫同共產黨搞“劃江而治”、拒不在和平協定上簽字,知道事情已無可挽回,便與劉斐聯絡避居香港的國民黨高層人士賀耀組、龍雲、羅翼群、李任仁、覃異之等44人,在香港發表聲明,公開與國民黨政府決裂,向人民靠攏。1949年9月,黃紹竑應中國共產黨的邀請,從香港到北平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
“代總統”李宗仁於1949年12月7日飛抵紐約。蔣介石在台北發表文告宣布復職的第二天,美國總統杜魯門仍在白宮設午宴款待李宗仁,隻不過在交談中沒有涉及任何有關政治方面的問題。1952年1月,台灣國民黨政權對李宗仁實行“彈劾”,開除他的國民黨黨籍。1954年2月召開“國民代表大會”時,罷免了他的“副總統”職務。李宗仁由於失去了“代總統”的身份,不得不在美國作長期打算。他在美國新澤西州的盎格魯林鎮買了一幢房子住下。
萬隆會議期間,李宗仁表示“以過去親身的經驗,觀察今日之變局,自信頗為冷靜而客觀,個人恩怨早已置之度外。惟願中國日益富強,世界永保和平,也就別無所求了”,並提出《對台灣問題的建議》,提出解決台灣問題的兩種方案。1964年2月12日,李宗仁在美國發表公開信,以中、法兩國建立外交關系為例,勸告美國仿效戴高樂政府,調整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交關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