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領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

重病中的周恩來為何突然張開嘴唱起了《國際歌》【2】

2020年06月11日15:13    來源:人民網-讀書頻道

  這段時間,沒有會見,沒有會議,也沒有文件,更沒有不速之客造訪,周恩來和鄧穎超兩人有了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周恩來和鄧穎超1925年在廣州結婚,在半個世紀的風風雨雨裡,他們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相濡以沫,堪稱一對模范夫妻。在這生離死別的最后時刻,他們之間該有多少要說的話啊!可是,他們談論的仍然是如何嚴於律己,遵守組織決定。至於他們認為不應該談論的其他“心裡話”,始終沒有講起。

  鄧穎超回憶說:有一次,我們在一起交談,他對我說,“我肚子裡還裝著很多話沒有說。”我回答他,“我肚子裡也裝著很多話沒有說。”

  鄧穎超經常守候在丈夫身邊,從精神上給周恩來很多的關懷和慰藉。在充分估計到自己“時間不長了”的時刻,對於“后事”的安排,自然成了他們商量的共同話題。

  有一天,周恩來感覺自己精神還不錯,他讓妻子坐到病床邊,兩人又說起話來。

  周恩來主要說自己的病情,他讓鄧穎超問吳階平院長,他的意思是說,我走以后,不僅不要責怪任何人,而且要感謝醫療組和關心照顧他的所有人。

  這些話說完,重病中的周恩來突然張開嘴唱起了《國際歌》——團結起來到明天,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雖然隻有短短的兩句,卻也讓在場的人都感動不已。唱完這兩句,他向在場的服務人員一一表示感謝,最后,他面向妻子深情地說了一句:“一切都拜托你了。”

  此時的周恩來自知病已無治,因此提前向大家致謝。最讓人感動的是,即使到了生命的倒計時時刻,周恩來也沒有露出一點悲觀失望的情緒,也沒說過半句沮喪消極的話。

  秘書們知道周總理得的是癌症,而且已是晚期,便要求去醫院看望總理。作為年紀最小的秘書紀東,他在兩個月前還經常出入醫院,為總理處理公務,他那時看見總理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但他始終覺得總理會好起來的,一定會出院回西花廳的。因為他清楚地記得,總理住院前他幫助總理整理文件時,總理看見一份涉及林彪調兵的文件,就將文件留下對紀東說:這份文件留下來,這件事情我是知道的,等我出院親自處理。這句話給紀東留下很深的印象,也留下了很大的希望,這份文件紀東一直為總理留在辦公室的保密櫃裡,希望有一天總理會回來親自處理。

  誰也沒有想到,這份等著總理出院回來處理的文件,最終也沒有等來主人批示的筆跡。

  秘書們經過等待,終於獲准在12月31日去醫院看望總理。

  他們到醫院時,正好趕上周恩來從昏迷中醒來,他一眼認出朝夕相處多年的秘書們,他抬起手揚了揚,用十分微弱的聲音招呼大家:“你們來了。”秘書們簡直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們眼中永遠不老從不喊累的總理,此時已經瘦弱不堪,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大家心痛萬分卻不能表達,隻能努力地屏住急促的呼吸與一眨眼就落下的眼淚,靜靜地望著總理,在心裡與他告別。

  周恩來停息了一會兒又說:問家裡同志們好——我累了——

  周恩來說完這句話,慢慢合上眼睛又昏睡了過去。秘書們一出病房門,再也控制不住,紀東哭得蹲在地上,久久無法起身。

  在周恩來去世一周后,鄧穎超在同周恩來身邊工作人員、醫務工作者以及親屬的談話中,作了這樣的回憶:

  我自己是共產黨員,我用無產階級的堅韌性,高度地克制我內心的痛苦,在他病中還要用愉快的精神和恩來一起同疾病作斗爭。當他知道自己的病不能挽救時,一再叮囑我,死后不要保留他的骨灰。這是我和恩來在十幾年前共同約定下來的。

  1958年,恩來首先把他死去的父親,我把自己死去的母親以及重慶辦事處的一些死去的同志的墳墓平掉,進行深埋。恩來還把他在淮安幾代親人的墳墓,也托人平掉,改為深埋,把土地交公使用。在中央作出人死后實行火葬這個決定不久,我們二人共同商定,互相保証,把我們的骨灰撒到祖國的大好河山去,撒到水裡、土裡去。

  他自己就曾經講過:人死后為什麼要保留骨灰?把它撒在地裡可以做肥料,撒在水裡可以喂魚。他還主張人死了以后應該作尸體解剖。在他病重住院期間,他曾專門交代醫務人員:現在癌症的治療還沒有好辦法,我一旦死去,你們要徹底解剖檢查一下,好好研究研究,能為國家醫學發展作出一點貢獻,我是很高興的。

  恩來對他的后事,曾經對我說過,喪儀要從簡,規格不要超過中央的任何人。

  一定不要搞特殊化。

  當時雙方都知道,最后的訣別不久就會殘酷無情地出現在他們的面前,然而雙方把沒有說的話始終埋藏在各自的心底,而且是永遠地埋藏在了心底。

(責編:唐璐、張鑫)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