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靜
2020年06月02日15:09 來源:人民網-人民論壇
與毛澤東共同組織和指揮了紅軍長征
中央三人指揮小組成立后,周恩來不僅是紅軍行動的決策者,而且是戰略戰役的具體准備和組織實施者。可以說,遵義會議后,紅軍的重大行動都是在毛澤東和周恩來的共同指揮下進行並取得勝利的。
首先,周恩來與毛澤東共同醞釀提出了紅軍北上的戰略方針。遵義會議糾正了“左”傾冒險主義錯誤,但紅軍長征的出路仍尖銳地擺在新的領導人面前。遵義會議后黨中央關於紅軍戰略方針曾有過幾次變化,但直到兩河口會議才確定了北上川陝甘的戰略方針。這個戰略方針對紅軍長征的出路,對創建新根據地都非常有利。在周恩來與毛澤東共同指揮下,中央紅軍通過四渡赤水戰役、大渡河戰役迅速北上,實現了與紅四方面軍的勝利會師,以后繼續北進,到達陝北與紅十五軍團會合,使全國的革命形勢和陝北根據地的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其次,周恩來與毛澤東共同組織、指揮紅軍開展了靈活機動的運動戰。我軍一反以前的狀態,迂回曲折,穿插於敵人之間,聲東擊西,處處主動,左右敵人。全軍指戰員深刻地認識到:周恩來與毛澤東等領導制定的靈活機動的運動戰方針,是使我軍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保証。
第三,周恩來與毛澤東等親自指揮紅軍渡過金沙江,進入川西地區。部隊與從蒙古、鹽井坪渡口過江的紅九軍團會合,跳出了數十萬敵軍圍追堵截的圈子,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
第四,周恩來與毛澤東一起決策指揮了粉碎敵人圍剿陝北的直羅鎮戰役。戰前,周恩來組織團以上干部實地察看戰場地形,並親自制定作戰部署和布置戰役打響后的救護、后勤保障等工作。戰斗打響后,他與毛澤東等親臨前線,甚至親臨前沿陣地指揮作戰。這次戰役的勝利,打亂了蔣介石進攻陝北的計劃,粉碎了蔣介石對陝甘蘇區的圍剿。
第五,周恩來與毛澤東一起決策指揮了東征和西征,使陝北根據地在發展中得到鞏固。進入陝北,雖然建立了根據地,但根據地的條件是有限的,仍有許多困難,黨中央決定在發展中求鞏固,為此組織了中國人民抗日先鋒軍,由毛澤東親自率軍東渡黃河,抗擊日寇。周恩來則負責后方工作,為東征勝利及回師做了許多細致的策應工作。東征軍回師不久,周恩來又協助毛澤東指揮了西征,迎接紅二、四方面軍。1936年10月,終於實現了三大主力紅軍的勝利會師。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