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領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

1949年周恩來因何事“失蹤了”整整一星期?

2020年04月30日15:01    來源:人民網-文史頻道

本文摘自《共和國震撼瞬間》,孟昭瑞著,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1949年5月下旬,周恩來、李維漢代表中共中央分別同在北平的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人民救國會、上海團聯等民主黨派、人民團體負責人頻繁接觸,商議通過成立新政協籌備會來進行各項籌備工作的問題。

通過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在新政協籌備會正式開幕之前,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中的絕大多數,在徹底推翻國民黨統治,以新民主主義建立新中國兩個基本問題上,與中國共產黨取得了基本一致。

1949年6月11日,新政協籌備會舉行預備會議。會議商定參加新政協籌備會的單位為二十三個,共一百三十四人。

6月15日,新政協籌備會在北平成立並舉行籌備會第一次全體會議。會議選舉通過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李濟深、張瀾、沈鈞儒、譚平山、章伯鈞、黃炎培、馬敘倫、蔡廷鍇、馬寅初、郭沫若等21人組成的新政協籌備會常務委員會。會議推選中共代表毛澤東為常委會主任,中共代表周恩來、民革代表李濟深、民盟代表沈鈞儒、無黨派人士代表郭沫若、產業界民主人士代表陳叔通為副主任。並決定李維漢為秘書長,齊燕銘等九人為副秘書長。

那一天,我是作為華北畫報社的攝影記者,被派去拍攝新政協在中南海勤政殿舉行的籌備會的。但因為當時攝影記者非常短缺,根本沒有今天專項或專職記者的說法。特別是在新中國成立前夕,各界的活動多穿插進行,我也必須在幾個活動中間來回穿梭。好在新政協籌備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中,幾個最有意義的鏡頭都被我捕捉到了。

1949年6月15日,新政協籌備會常務委員會二十一名委員,除張瀾未到會外,都出現在中南海勤政殿。

中途休息期間,會議安排籌備會常務委員會全體成員合影留念。照相場地就安排在勤政殿前面的空地上,眾人身后是那兩根勤政殿特有的、未上漆的仿古圓木柱子。工作人員事先已安排好了委員們的站位順序,周總理應該站到第一排,緊挨著毛主席左邊,但周總理拒絕了這一安排,他悄悄地站到了最后一排、最靠邊的位置。

這個舉動雖小,卻體現了周恩來對民主人士的尊重和謙虛嚴謹的工作作風。

這次會議,我第一次見到毛澤東主席,並第一次為毛主席拍照。當時,毛主席同籌備會常務委員們合影之后,就坐在室外的椅子上同民主人士談笑風生。他那種發自內心的微笑吸引著我,我想給毛主席拍一張單人照。可當我走到主席跟前時,我那拍過戰爭場面的雙手,竟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以至於平時可以隨心所欲擺弄的相機也不聽使喚了。毛主席看出我有些怯場,他微笑中帶著鼓勵說:“別著急,慢慢來。”他那一口湖南話很快使我的心情鬆弛下來,我恰到好處地摁下了快門,果然是一幅讓我滿意的照片。毛主席的神情相當親切、朴實、自然。

為准備新政協會議,籌備會常務委員會下設了六個小組,分別負責一個方面的具體工作。

(責編:唐璐、張鑫)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