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領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

周恩來為何婉辭第一門親事?最終選擇鄧穎超【4】

2020年04月30日15:01    來源:人民網-讀書頻道

我們這些工作人員都對不起總理和鄧大姐。但我知道這種說法隻反映我們的心情卻並不正確。正確的說法應該是,總理和大姐確實對得起黨,對得起國家,對得起人民。用張佐良同志回憶時講過的話說,叫做“一片赤誠可對天”。

  總理找到鄧大姐做伴侶,是他一生的幸福,也是他遠見卓識的一個証明。戰爭年代的顛沛漂泊、奮斗犧牲且不說,就是進城后,中南海所有的人,上至毛澤東下到一般服務人員,無不公認周恩來是“最忙的一個”。我們嘴上不敢說,心裡是常常拿江青與鄧穎超相比的。這一比,不僅是比出毛澤東在生活上的不幸和周恩來的幸福,同時還比出了做妻子的難處:

  做革命家的妻子難,做革命領袖的妻子更難,做周總理的妻子才是難上加難啊!

  幸虧周總理早在旅歐初期,結交了一位同情革命的“美麗的姑娘”時,遠見卓識地作出判定和選擇:“當我決定獻身革命時我就覺得,作為革命的終身伴侶,她不合適。”周恩來冷靜思考的結果是,這位伴侶必須是“能一輩子從事革命,能經受得了革命的艱難險阻和驚濤駭浪”。於是,他明智地選定了鄧穎超。

  江青也曾跟隨毛澤東經歷艱難險阻和驚濤駭浪,她與毛澤東的婚姻最終卻不能不說是一場悲劇。可見,光是能經大風大浪還不夠,作為領袖的妻子,必須要具備優秀的品性。比如江青和鄧穎超,她們的品德和性格就有很大差異。

  鄧穎超是個樂於奉獻的人,她一切的奮斗都是為了“給予”:給予黨,給予人民。所以,她耐得了“女人的寂寞和委屈”,理解丈夫,支持丈夫全身心地去為理想拼搏,為人民服務。

  江青是個勇於索取的人,她一切的奮斗都要求得到報償﹔她的奮斗精神確有超過常人之處,但奮斗后的索取,也必須加倍地超過常人。所以,她耐不得“女人的寂寞和委屈”,不理解丈夫,經常跟丈夫大吵大鬧,結果是越吵越鬧感情越糟。

  鄧穎超從來不追求名譽地位。四屆人大時,毛澤東親筆批准鄧穎超擔任人大副委員長,周恩來壓下這個批示,鄧穎超不知道,知道后也支持丈夫這樣做。

  江青太重名譽地位,中共八大沒有當上代表,一會兒疑神疑鬼懷疑汪東興搞名堂,一會兒又找丈夫鬧,認為這是毛澤東剝奪了她應該有的代表資格。

  鄧穎超不謀求權勢,從不打總理招牌辦事。她處處謹慎,避免給總理招來麻煩。

  江青權力欲太強,終於發展成野心。她挂在嘴頭上的話是:“我代表主席看望你們來了……”搞得毛澤東不得不再三再四聲明:“她是她,我是我,她不能代表我,她隻能代表她自己。”

  鄧穎超不借助周恩來的名望、職務,所以她有獨立的自我,反而受人尊重。江青總想借助主席的威望,反而失去自我,結果應了主席所言:“積怨甚深”。

(責編:唐璐、張鑫)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