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領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

領導人過中秋:毛澤東展“文藝范” 周恩來對月懷人

2020年02月07日13:57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原標題:領導人過中秋:毛澤東展"文藝范" 周恩來對月懷人

  1919年, 毛澤東( 右一) 三兄弟與母親文七妹在長沙合影。左二為毛澤民,左一為毛澤覃。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在那個硝煙四起、戰火紛飛的年代裡,毛澤東、鄧小平、周恩來等領導人是如何度過他們的中秋節的?下面就來為您一一揭秘。

  毛澤東的“文藝范”:中秋賞月背《春江花月夜》

  1917年中秋,賀培真和毛澤東等同學過了一個無比浪漫的中秋佳節。那天傍晚,十個同學一起吃了晚飯后,提著一包月餅、一兜水果來到湘江邊。他們在朱張渡口雇了一艘船,決定泛舟湘江。

  十個人齊心協力,先把船往北劃過了水陸洲,后又向西,再向南,繞了一大圈,來到岳麓山下。湖光山色,山幽水靜,皓月當空,清光萬裡。大家任小舟在江面上漂著,一時都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住了。

  稍頃,毛澤東發話了:“我們來背唐詩吧,看誰背得多,背得對。不過,有個要求,每句詩裡要有個‘月’字才行。”大家一片贊成聲。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有反應快的同學搶先誦道。另幾個怕落后的同學趕緊接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水月通禪寂,魚龍聽梵聲”……展現詩情,這些學生沒一個甘於人后。

  這時,毛澤東緩緩地站起來,“我來背一首完整的吧,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你們聽好啊。”

  《春江花月夜》,多麼切合此情此景!隻聽毛澤東朗聲誦道:“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琅琅的誦詩聲,陣陣的歡笑聲,和著槳聲、水聲,在湘江裡回蕩。大家又一次發現,生活中的毛澤東是那麼地抒情和渴望抒情。

(責編:唐璐、張鑫)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