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02日15:03 來源:人民網
鄧小平和周恩來(資料圖)
本文摘自《走近周恩來》,權延赤 著,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
在一次涉及人事分工的會議上,毛澤東望著周恩來:“恩來同志,你來怎麼樣?”
周恩來擺手:“不行不行,主席,你是了解我的,我不是帥才。我理理家可以,做不了帥……”
董必武點頭,慢條斯理地說:“總理是我們這個國家的很好的大管家。”
我們如何理解領袖群中這樣一致的看法?或許薄一波的回憶可以對我們有所啟發。
1950年6月6日,中共七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因為會議的主要內容是毛澤東作報告《為爭取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基本好轉而斗爭》,所以全會期間,周恩來曾與中財委的薄一波聊天,談論穩定物價等問題。
話一聊開,內容漸漸廣泛。周恩來想到什麼事,帶著思考的神情問:“一波同志,你在晉冀魯豫同伯承、小平共事多年,你對他們二位的工作怎麼看?”
薄一波說:“他們在工作上配合得很好,確實是同心同德,和諧有致。”
周恩來笑著搖頭:“我不是講他們的配合,而是問你對他們的工作方法怎麼看?”
薄一波恢諧、幽默,聰明地反問道:“總理,您是老領導了,又跟他們相識甚早,您看呢?”
“好啊,”周恩來爽朗笑道:“你又把問題原樣奉還了。”
薄一波也笑:“不是說解鈴還需系鈴人嗎?我這叫解問題還需提問人嘛。”
周恩來斂去笑容,思考著說:“據我多年觀察,他們兩人的工作方法各有特色。小平同志是‘舉重若輕’,伯承同志則是‘舉輕若重’。你看是不是這樣?”
薄一波連連點頭:“完全同意總理的評價,這八個字概括得很准確。他們在工作上所以配合得那樣得心應手,恐怕這是一個重要因素。”
周恩來仍然是一副凝重的思考神色:“那麼,這兩種工作方法你比較喜歡哪一種?”不待薄一波回答出他的所選,周恩來已經沉思著繼續講下去:“從願望上說,我更欣賞小平同志的‘舉重若輕’,但說實在話,我這個人做不到這一點。我同伯承同志一樣,在工作上常常是‘舉輕若重’。這也許是同我長期負責具體的執行工作有關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