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敏
2018年11月16日15:0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1946年10月28日:憤怒、痛苦、悲傷的總爆發
1946年10月,國民黨向解放區大舉進攻,並召開偽國大。至此,國共之間已經沒什麼可談的了。這種形勢下,有的民主黨派負責人為和平焦急,又為國民黨誘惑,辦了糊涂事。
10月20日,民盟秘書長梁漱溟提出了一個對中國共產黨極為不利的停火方案,沒和中國共產黨商量,也未打招呼,先把方案分送了國民黨政府的行政院長孫科和美國駐華特使馬歇爾。之后,梁漱溟才到梅園新村來向周恩來解釋這個方案。
周恩來看著方案,勉強聽梁漱溟解釋了幾句。當梁漱溟講到“就現地一律停戰”時,周恩來忽然把手一擺,雙眉深鎖地望住梁漱溟:“你不用再往下講了,我的心都碎了。”他把頭向梁漱溟伸過去,失望、痛苦的神情一泄而出,“怎麼國民黨壓迫我們不算,你們第三方面也一同壓迫我們?”
梁漱溟趕緊解釋:“恩來兄,現在的形勢,我們也不能不考慮國民黨的態度,目的是為了和平……”
“做人要講信義,你們不守信用。”周恩來難過地搖頭,“我們有君子協議,我們有協商好了的意見,你們單方面不打招呼就這麼做了。你們跟蔣介石打招呼,不跟我們打招呼。抗戰以來,我們一直團結得很好,交了朋友。現在我們有困難,你們不是盡力幫忙,反而……”周恩來越說越激動,胸脯開始起伏。他突然憋住聲,忍了幾秒鐘,驀地迸出一聲,“你們不夠朋友!”
據目擊者回憶,周恩來就是講到“你們不夠朋友”時哭的。這一次的哭來得急促突然,沒有“眼圈一紅”和“淚溢眼堤”的過程,隨著“不夠朋友”的話音,淚水一下子就迸濺出來,那是長期壓抑的憤怒、痛苦、悲傷在對朋友的失望中猛地噴發了。這種噴發確實驚人而激烈,不但聲淚俱下,而且帶著感情受到極大傷害的憤激和指責。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寫檢討寫哭了
1958年,由於周恩來和陳雲指示報紙社論提出反冒進,激怒了毛澤東。他認為反冒進就是右傾保守,就是給社會主義建設的熱情潑冷水,就是不要發展生產的高速度,因此在會上會下多次嚴厲批評反冒進,不許再這樣提,再這樣提就是右傾。
那天,周恩來把他的理論秘書范若愚找去,請他幫助寫檢查。范若愚從周恩來那裡回來后,臉色很沉重。
范若愚幫總理寫檢查,認識“問題”,總理沒多久又不讓他幫了,說要自己寫。后來大家才聽說,毛澤東講了話:“不要叫秘書幫忙,自己認識自己寫。”那天,周總理坐在辦公桌前,小臂上戴著工作袖套,左手撐在額頭上,右手提筆,對著那份檢查紙,久久不動。然而,他的眼神在悄悄變化:兩道濃眉庄嚴沉重地橫在左手的下緣,眼皮有節奏地三秒鐘一眨,再三秒鐘一夾,始終不曾停止。目光落在稿紙上不移動,時而敏銳時而暗淡,時而清澈時而茫然。在那目光的明滅閃爍之中,既有反省、思考﹔又有疑惑和信任、清醒與迷惘﹔還有願望有不解、有決心有痛苦……
有幾次,總理似乎想通了什麼,決定了什麼,右手的筆落到紙上,可是,筆尖觸到紙上的剎那,又突然停住了,僵持一瞬,又疑疑惑惑地提起來。他幾次落筆幾次提筆,紙面上留下一些點狀和線狀的印痕,卻不成字體不成文句。
忽然,總理放下筆,將紙揉成團,扔入廢紙簍,重新換一張紙。可是他沒有重新抓筆,將身子后仰,靠在椅背上,淡漠的目光凝望著屋頂的某一點,像是在出神。驀地,他眼圈忽然一紅,淚水漸漸升起,潤濕了眼角。他輕輕合上眼皮,眼角始終濕潤,但始終不曾淌下淚,像一尊漢白玉的石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