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領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

周恩來抱病主持最后一次國慶招待會 全場掌聲雷動【5】

春 紫

2018年11月12日15:3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1975年6月9日,賀龍逝世6周年之際,仍堅持出席賀龍骨灰安放儀式並代表黨中央致悼詞。這是他最后一次出席追悼會

  1975年6月9日,是賀龍元帥含冤逝世6周年的日子。這一天,中央軍委等單位准備在北京八寶山舉行一個小型的“賀龍同志骨灰安放儀式”。但“不治喪,不致悼詞,不獻花圈,不報道,不宣傳”,這是6月6日王洪文主持的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決定的。

  賀龍的長女賀捷生在6月7日分別寫信給毛澤東和周恩來,表示對這種做法“百思而不可解”。看到賀捷生憤林彪之流飛揚跋扈禍國殃民迫害忠良、慨不為賀龍舉行公祭及所致后果的來信,周恩來立刻給毛澤東寫信說:“……始知紀念會照開,無悼詞,不登報。”“今得賀捷生同志此信,特送上。如主席另有指示,當與政治局設法補救。”看得出,周恩來希望得到毛澤東的指示,以便修改政治局原定方案。

  當天,毛澤東批復:“照總理意見辦理。”周恩來托人轉告賀捷生,要她顧全大局,一定參加她父親的骨灰安放儀式。賀捷生表示:聽總理的話。

  接到毛澤東批示后,周恩來決定:重新布置會場,安放花圈,准備悼詞,他自己親自參加這個儀式。

  6月9日下午,賀龍骨灰安放儀式在一片沉痛和肅穆的凝重氣氛中舉行。當年出席儀式的徐向前回憶說:“總理是不顧人們的勸阻抱病參加的。他簽到時,顯然是由於心情激動和身體虛弱,書寫簽到簿時手哆嗦得很厲害。我問他:‘你病成這個樣子,怎麼還來了?’總理盡力抑制著自己的感情,沉痛地說:‘這個會,我不能不來啊!’在場的同志誰都可以感覺到總理心中感情的分量,誰都不能不想得很多。總理在這個場合流露的感情,包含著對林彪、‘四人幫’倒行逆施造成嚴重后果的深深的憤慨。”

  在去八寶山前,周恩來的心情一直難以平靜。鄧穎超覺察到后,打電話給賀龍夫人薛明說:“總理也許來。若來了,你們雙方要控制些感情。”當在八寶山的休息室裡見到薛明和她的子女時,周恩來再也無法抑制自己的感情了。

  薛明后來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仍歷歷在目:“六月九日下午四點,我和孩子們提前到了八寶山。在休息室裡,好多老同志進來一個一個和我握手。正在這個時候,我聽見外面有人叫:‘薛明,薛明啊!’接著,門被推開了,總理走進來。我看他確實瘦了許多。我急忙迎上去說:‘我在這兒。’總理拉住我的手,又扶著我的肩頭,聲音顫抖地說:‘薛明,我沒有保住賀龍啊!都六年了,老總的骨灰沒能移到八寶山公墓,我很難過呀……’他說著哭出聲音來了。我說:‘總理,你不要太難過了……’我替他抹去流下的淚水。他拉著我的手直哆嗦:‘薛明,我沒想到,我沒想到啊!’這時,我女兒(曉明)看到情況不好,怕總理太受刺激了就勸道:‘周伯伯,你自己要保重身體啊!’總理聽了抬起頭,緩緩地說:‘曉明啊,我的時間也不長了!……’這個時候,我終於控制不住了,在場所有的人也都忍不住了,一屋子的人全都‘嗚嗚’地哭起來。”

  伴隨著低回的哀樂,周恩來走進安放儀式會場,在賀龍遺像前深深地鞠了7個躬。之后,他代表黨中央致悼詞,他說:“賀龍同志是一個好同志。在毛主席、黨中央的領導下,幾十年來為黨、為人民的革命事業曾做出重大的貢獻……賀龍同志的逝世,使我們失去了一位老同志、老戰友,是我黨、我軍的重大損失。”

  1975年7月11日,專門脫了病號服換上平常衣,盼來了數十年與自己出生入死、肝膽相照的朱德,兩位老戰友最后一次喜相見

  1975年7月11日下午,周恩來午睡后在病房內稍作運動。他一邊活動一邊對身邊工作人員高振普說:“你打電話問一下朱老總的身體怎麼樣了,他現在有沒有時間,前些日子他想來看我,因為我當時身體不太好,沒能請他來。今天可以了,看老總能不能來。”當高振普答應著轉身去打電話時,周恩來又補充說:“現在是4點多鐘,如果朱老總可以來,5點鐘可以到這,大約談上半個小時,5點半可以離開,6點鐘他可以回到家吃飯。按時吃飯是朱老總多年來的習慣。他有糖尿病,年歲又大,不要影響他吃飯。如果今天不能來,請他去北戴河之前來一趟。”

  高振普把總理想見朱老總的心情報告了鄧穎超。鄧穎超指示高振普直接找康克清。他要通了康克清的電話,轉告了總理的意見。康克清說:“請報告總理,老總的身體挺好,今天沒有安排別的事。他這幾天總想去,一直在等你們的電話。他是要見了總理后再去北戴河的。”高振普將朱德可來的消息報告了總理,同時轉達了康克清的問候。

  周恩來在病房裡來回踱著步,思忖片刻說:“換上衣服,到客廳去見老總,不要讓他看到我穿著病號衣服。”

  5時50分,朱德來了。周恩來起身微笑著迎向朱老總,兩人同時伸出了雙手。

  朱老總用顫抖的聲音問:“你好嗎?”

  總理回答:“還好,咱們坐下來談吧。”

  朱德已是89歲高齡,動作有些遲緩。工作人員扶老人家坐到沙發上。總理示意關上客廳門,工作人員馬上都退了出來。

  客廳裡,隻有兩位出生入死、為新中國建立了卓越功勛的老戰友在促膝交談。

  6時15分,談話結束。周總理送朱老總走出客廳,兩人依依不舍,緊緊地握手告別。周總理目送著朱德的汽車遠遠開走,才轉身回到房間。

  不曾想,這次短暫一見,竟然成為兩位共和國領袖的最后一次交談,最后的握手!誰又能想到,這次相見,竟然是兩位老戰友的訣別。

  1975年9月7日,會見了伊利耶?維爾德茨率領的羅馬尼亞黨政代表團。這是他最后一次外事活動

  1975年6月以后,周恩來由於癌症的折磨,身體極度消瘦,體重竟少到了30.5公斤。進入9月份后病情更是急轉直下,癌細胞繼續擴散,免疫力嚴重下降。鑒於這種危險病況,醫療組不得不取消他的所有外事接待活動和室外散步。

  9月7日,周恩來不顧病情的嚴重惡化和醫護人員的一再勸阻,堅持會見了伊利耶?維爾德茨率領的羅馬尼亞黨政代表團。這是周恩來生前的最后一次外事活動。

  當與外賓談到自己的病情時,周恩來坦然、肯定地告訴客人說:“馬克思的‘請帖’,我已經收到了。這沒有什麼,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法則。”

  接著,周恩來充滿信心地說道:“我現在病中,已經不能再工作了,鄧小平同志將接替我主持國務院工作。鄧小平同志很有才能,你們可以完全相信,鄧小平同志將會繼續執行中國黨和政府的內外方針。”

  整個會見隻有短短的15分鐘。

  10多年后,當維爾德茨說起這次會見時,深情地稱會見“是在一個非常特殊的情況下、也是在一個令人難以忘記的情況下進行的……是非常熱烈和激動人心的。”

(責編:唐璐、張鑫)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