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領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

張國燾阻止南昌起義 周恩來拍了桌子【3】

尹家民

2018年09月14日16:30    來源:黨史博覽

  張聞天要讓出總書記,毛澤東考慮還是周恩來讓出總政委好些

  1935年6月28日,中央政治局正式決定在一、四兩方面軍會合后集中主力向北進攻,否定了張國燾的錯誤主張。事實上,張國燾對兩河口的決議採取了陽奉陰違的兩面派態度。回到雜谷腦以后,他立即召開會議,散布不滿情緒,挑撥一、四方面軍之間的關系。

  在6月29日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上,中央考慮一、四方面軍會合后,必須解決兩軍的統一指揮、統一行動問題,中央決定增補張國燾為中革軍委副主席。

  為了加強與四方面軍的團結,傳達兩河口會議精神,中央決定組成一個慰問團到雜谷腦慰問四方面軍。張國燾對任軍委副主席一職並不滿意。他對秘書黃超道說:“中央見我隊伍過於強大,不得不給我一個副主席,其實我一個副主席在開會時又形成不了多數。”當慰問團在雜谷腦期間,他煽動一些人向中央提出讓徐向前任紅軍副總司令,陳昌浩任總政治委員。而陳昌浩又致電中央,要求讓張國燾任軍委主席,目的是將一、四方面軍統一交張國燾指揮。

  為了解決組織統一問題,7月18日,中央在黑水縣蘆花召開了政治局會議,研究如何統一指揮和組織問題。“張國燾是個實力派,他有野心,我看不給他一個相當的職務,一、四方面軍很難擰成一股繩。”毛澤東找張聞天商量。張國燾想當軍委主席,這個職務由朱德擔任,張沒有資格,也沒有理由代替﹔隻當軍委副主席,他又肯定不願意與同為副主席的周恩來、王稼祥平起平坐。

  張聞天一心隻想到促成四方面軍北上,說:“把我這個總書記的位子讓給他好了。”

  “不行,”毛澤東斷然拒絕,邊搖頭邊分析,“他要抓的是軍權,你給他做總書記,他說不定還不滿意,但真讓他坐上這個寶座,可又麻煩了。”

  經過權衡,毛澤東、張聞天建議把總政委的職務讓給張國燾。當時擔任紅軍總政委的周恩來正患重病,發高燒,整日咳嗽,臥床不起。毛澤東、張聞天來到周恩來住所,同他商量。周恩來絲毫不計較個人職位,同意讓出總政委之職。

  經過反復研究,大家同意了毛澤東的意見,並以軍委主席朱德及副主席周恩來、張國燾、王稼祥的名義向各兵團首長發了通知:“奉蘇維埃中央政府命令:一、四方面軍會合后,一切軍隊均由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總政委直接統率指揮。仍以中革軍委主席朱德同志兼總司令,並任(由) 張國燾同志任總政治委員。”

  張國燾對博古惡語相向,毛澤東斥責其為“潑婦罵街”

  1935年7月28日,毛澤東等來到了毛兒蓋。在這裡,張國燾要求中央解決“政治路線”問題,要求“博古退出書記處與政治局,周恩來退出軍委工作”。為了統一思想,8月4日至6日,中央決定在毛兒蓋以南20公裡處的沙窩召開會議。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張國燾、張聞天、博古等人參加了會議。

  張聞天作了《關於一、四方面軍會合后的政治形勢與任務的決議(草案)》的報告。在討論今后行動方向時,中共中央堅持一起北上,張國燾則主張南下,雙方相持不下。毛澤東說:“川康地區各方面的條件都比較差,不利於駐軍,而且那裡還有大量的敵人部隊沒走,如果南下,一定會遇到許多麻煩,弄不好就會自投羅網。”

  張國燾說:“北進有很多不利因素,一則缺少群眾基礎,二則部隊長途跋涉,已呈疲勞態勢。南下川康則可抓住當前紅軍會師的有利時機,建立川康根據地。”毛澤東解釋道:“北進計劃是根據共產國際的來電指示制定的,去年紅軍撤出瑞金之際,共產國際就來電指示,如果紅軍到了萬不得已的地步,可以北進蒙古,靠近中蘇邊界,他們會相機給予支援。”

  張國燾說道:“我主張南下川康,如果一方面軍要北上,則四方面軍單獨南下。”

  博古一聽,氣憤地嚷了起來:“南下川康,正如同老鷹鑽進了山溝,想飛也飛不起來。”

  不料,張國燾騰地一下站起身來,指著博古的鼻子道:“你這黨的敗家子,配談什麼軍事!”

  毛澤東再也忍不住了,厲聲斥責道:“國燾同志,這是黨中央的政治局會議,你這樣潑婦罵街似的惡語傷人,哪點還像個共產黨人的作風!”

  “老毛,”張國燾似乎余怒未消,“你們丟掉了中央蘇區,把中央紅軍也搞得隻剩下萬把人,這表明不但是軍事路線的錯誤,而且最重要的是政治路線的錯誤。”毛澤東被激怒了:“現在不是總結這些的時候,實際上此前的遵義會議已有過總結。當務之急,紅軍要團結北上。這才是唯一的出路。”

  張聞天見雙方爭執不下,便以黨內總負責人的身份宣布舉手表決。結果,隻有張國燾一人反對北上。

  最后,在沙窩會議上,中央決定兩個方面軍混編,分左、右兩路軍共同北上,中央機關隨右路軍行動,張國燾率左路軍行動。因在討論組織問題時,張國燾要求把他手下的人更多地補進中央委員會和中央政治局,毛澤東批評張國燾:“你這是開督軍團會議!”同時,又對張國燾作了一些讓步,補選了陳昌浩和周純全為政治局委員。此后,毛澤東等幾位中央領導人對張國燾進行了耐心細致的說服和爭取。但是,毛澤東、張國燾兩人每次都以大吵一架而結束。朱德前去看望張國燾時,張國燾便數落起毛澤東。他說,在中央蘇區,老毛就愛表現得與中央格格不入,處處要顯示自己高人一等。既如此,為什麼在遵義會議上還要把他推進來。這個人渾身上下透出一股霸氣,今后與之共事,須練就容天下難容之事的肚量才行。朱德不這麼看,他再三開導張國燾,張國燾根本聽不進去。

  9月8日,張國燾命令徐向前、陳昌浩率右路軍南下。陳昌浩帶著電報去找張聞天、博古。當時周恩來臥病在床,因為事情緊急,當天晚上,就在周恩來住處召開會議。博古和毛澤東、張聞天、王稼祥、陳昌浩、徐向前一起參加。會前,毛澤東已草擬了一份要張國燾北進的電文,除陳昌浩外,其他人堅持按中央政治局的決議繼續北上。陳昌浩提出力爭左、右兩路軍一起北上,如果張國燾堅持南下,是否考慮南下再說。因多數反對,陳昌浩隻好作罷。當晚,中央即以周恩來、張聞天、博古、徐向前、陳昌浩、毛澤東、王稼祥等七人名義,致電朱德、張國燾、劉伯承,要他們從大局前途及利害關系上著想,當機立斷,立即北上。

  張國燾堅持南下,毛澤東、博古認為已無法說服

  張國燾頑固地反對北上,堅持南下。陳昌浩也改變了態度,同意南下。中央接到張國燾來電后,嚴令張國燾立即率部北上。但張國燾根本不把中央放在眼裡,密電陳昌浩。電文大意是:余經長期考慮,目前北進時機不成熟,在川康邊境建立根據地最為適宜,俟革命來潮時再向東北方向發展,望勸毛、周、張放棄毛兒蓋方案,同右路軍回頭南下。如果他們不聽勸告,應監視其行動,若執迷不悟堅持北進,則應開展黨內斗爭,徹底解決之。

  這份密令讓作戰科副科長呂黎平看到了。因為事關重大,呂黎平趕快跑到會議室,這時陳昌浩正在會上作報告,他示意坐在身旁的葉劍英先閱。葉劍英看完電報后,不動聲色地離開會場趕到黨中央駐地,把電報交給了毛澤東。這時,彭德懷已向毛澤東報告了張國燾、陳昌浩的動向,毛澤東沉著機智地找到了陳昌浩。

  陳昌浩說:“張總政委來電要南進。”毛澤東順水推舟說:“既然要南進嘛,中央書記處要開一個會。周恩來、王稼祥同志病在三軍團部,我和張聞天、博古去三軍團司令部就周、王開會吧。”

  陳昌浩見毛澤東語氣變了,心中很高興,點了點頭,但他沒有想到這是毛澤東的金蟬脫殼之計。毛澤東見到了張聞天與博古,扼要講了事情的經過。博古聽后氣憤地說:“誰也沒想到,張國燾壞到這種程度!”由於情況十分緊急,中央立即召開了緊急會議,會議揭露了張國燾分裂紅軍的企圖和迫害中央的罪行,也分析了當前所處的危險境地。毛澤東、博古等一致認為繼續說服張國燾北上不僅沒有可能而且還會導致更大的危險,因此馬上作出決定,立即率一、三軍團,軍委縱隊一部,紅軍大學等組成的臨時北上先遣支隊,脫離危險區,到阿西集合,排除干擾繼續北上,向甘南前進。

  9月10日凌晨,一方面軍主力從巴西及附近出發。考慮到葉劍英的安全,張聞天和博古通知葉劍英趕快離開。11日,中央再致電張國燾,令其率部北上,但張國燾仍堅持己見,再次拒絕了中央的命令。為了讓大家認識張國燾分裂黨和紅軍所造成的危害性,確定今后的行動方針,9月11日晚至12日,中央政治局在俄界召開了緊急擴大會議。俄界是一個小村庄,最大的一所房子就是藏族的經堂,會議就在經堂召開。參加會議的有毛澤東、張聞天、博古、王稼祥等21人,周恩來因身體十分虛弱沒有參加會議。張聞天主持會議,毛澤東代表書記處作報告。他回顧了幾個月來的經歷,指出中央北上后,張國燾仍堅持他的錯誤思想,按兵不動,到了阿壩后不肯北上,卻要右路軍南下。如果不迅速北上,部隊要遭受重大損失,中央不能把紅軍帶到絕路上去。

  毛澤東表示,不管張國燾本人如何破壞,中央仍然堅持過去的方針,繼續北進。但由於中央僅率領了一、三軍團,兵力單薄了,行動方針也應該有所改變,應該首先打到甘東北或陝北,在陝甘地區求得發展。隻要我們團結一致,又有正確領導,就可以戰勝敵人到達目的地。

  博古覺得過去對張國燾太客氣了,應當揭露他違抗中央命令的行為,總政委一職應該撤銷,當然不是今天或明天,這要等到內部認識到他的錯誤危害時再進行,這樣有利於團結爭取四方面軍的全體人員,也關系到許多在左路軍中的一方面軍干部的安全。經過討論,通過了張聞天起草的《關於張國燾同志的錯誤的決定》。

  俄界會議后,中央紅軍繼續北上,突破了天險臘子口,直搗哈達鋪。9月20日,中央在此召開了常委會,研究組織部工作和整編問題。會后,接到一軍團政委聶榮臻派人送來的一張從敵人那裡繳獲來的報紙,上面登載了關於徐海東與劉志丹會合的消息。當時,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博古都在場。毛澤東看到了報紙后笑著說:“好了!好!我們快到陝北根據地了。”10月19日,毛澤東隨部隊進駐陝北保安縣吳起鎮,與紅十五軍團會合,紅一方面軍的長征宣告結束。

(責編:唐璐、張鑫)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