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領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

大愛無邊——沒有子女 周總理怎樣釋放親情【2】

許小康

2018年08月14日15:5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二、慎待親情,不循私情

  周恩來重親情卻從不為親人謀私,重情義卻從不拿原則作交易。他十分痛恨那種“好伸手,走后門﹔一人做官,全家享福,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丑惡現象,因此,執政后,作為總理,他首先對自己情深意篤、患難與共的妻子高標准嚴要求,從不以親密無間的夫妻關系代替嚴肅的政治關系。新中國誕生后,一大批巾幗女杰走上了各種領導崗位,論才華、威望、資歷,鄧穎超在政府裡任一個部長誰也不會有疑義。但周恩來卻斬釘截鐵地說:“隻要我當一天總理,鄧穎超就不能到政府裡任職。”1955年確定工資級別時,中央批准鄧穎超為五級,但周恩來卻把她壓為六級。1974年,毛澤東批准鄧穎超任人大副委員長,但周恩來卻又把批示壓了下來。總理的想法和做法,得到了妻子的理解和支持。鄧大姐知道總理這樣考慮問題是對黨的事業負責,是在慎重地對待人民賦予他手中神聖的權力。

  周恩來歷來十分注意不受親屬的一些錯誤思想所左右,他曾說,“對親屬,到底是你影響他還是他影響你?一個領導干部首先要回答和解決這個問題。如果解決得不好,你不能影響他,他倒可能影響你。”因此,他給自己的親屬私定十條家規:晚輩不准丟下工作專程到北京看望﹔來者一律住機關招待所﹔一律到食堂排隊就餐﹔看戲以家屬身份買票入場,不得用招待券﹔不准請客送禮﹔不許動用公家汽車﹔凡個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別人來辦﹔生活要艱苦朴素﹔不許說出與周恩來的親屬關系來炫耀自己﹔不謀私利,不搞特殊化。早在新中國誕生前,周恩來的兄嫂曾想讓他給找個職位。他在回信中的答復是:“人生賴奮斗而存。”新中國成立后,他身為國家總理,但對親屬從嚴要求,絕不允許仰仗他的權力和地位,有任何特殊。他的親屬們到越邊遠、越艱苦、越基層的地方,越符合他的要求。周恩來的一個侄兒,在北京鋼鐵學院畢業后,留校當了教師。女方在淮安縣工作,組織上為了照顧夫婦關系,把女方調到北京來。周恩來得知這一情況后,親自做兩人的工作,說明這幾年遭受自然災害,中央調整國民經濟,北京大量壓縮城市人口,他們也要帶頭執行。並對他們說:任何時候都要防止特殊化,學校裡學的東西也可以帶到家鄉去發揮作用嘛。這樣,兩人愉快地回到了淮安工作,直到周恩來逝世時,他們還在淮安中學當老師。

  文化大革命中,周恩來的侄女周秉建從內蒙插隊的地方入伍了,總理聽說后懷疑孩子參軍是不是走的后門,就派喬金旺和趙煒同志去了解情況。他們問北京軍區機關的招兵部門,都說沒有首長打過招呼。又去新兵團找到秉建,秉建說:“並沒有人打什麼招呼,是我自己報名,經過體檢、政審等正常手續參軍的。”喬和趙說:“你伯伯的意思還是讓你回到插隊的地方去落戶,怎麼辦?”秉建說:“伯伯要我回去,我就回去。”喬和趙又問:“你已穿上軍裝來到北京了,再回去想得通嗎?”秉建說:“那我得聽伯伯的話。”喬和趙回去向總理匯報,總理堅持讓侄女回原來插隊的地方去。喬金旺同志后來回憶說:總理之所以這樣做,一是希望秉建在那裡扎根,熱愛那裡的土地和人民,真正為他們做些有益的事情,而不是做做樣子,拿那裡當跳板﹔二是為抵制當時很多高干子女為逃避上山下鄉,走后門參軍的不正之風。總理一貫主張干部子女應同工農子弟一樣,不能搞任何特殊化。

(責編:唐璐、張鑫)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