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領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

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20周年

【紀念圖集】周恩來:黨領導中國歷史進程中的卓越代表【6】

2018年03月23日15:5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1924年,周恩來奉命從歐洲回國。這是擔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時的周恩來。
1924年,周恩來奉命從歐洲回國。這是擔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時的周恩來。

編者按:今年3月5日,是開國總理周恩來誕辰120周年紀念日。周恩來(1898∼1976),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之一。原藉浙江紹興,1898年3月5日生於江蘇淮安。回顧歷史,黨在領導中國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進程中,適應時代、實踐和人民的需求,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燦爛群星般的領袖人物、偉大人物、英雄人物,從而贏得人民群眾的崇敬和愛戴。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就是其中的卓越代表。周恩來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永遠的榜樣、光輝的榜樣,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永遠的榜樣、光輝的榜樣。

周恩來與調查研究:要敢於正視困難,解決困難

關於怎樣開展調查研究,周恩來曾做過詳細闡述。他說:“我們下去調查,必須對事物進行分析、綜合和比較。事物總存在內在的矛盾,要分別主次﹔總有幾個側面,要進行解剖。各人所處的環境總有局限性,要從多方面觀察問題﹔一個人的認識總是有限的,要多聽不同的意見,這樣才利於綜合。事物總是發展的,有進步和落后,有一般和特殊,有真和假,要進行比較,才能看透。下去調查,要敢於正視困難,解決困難……我們下去調查要堅守毛澤東同志的三條原則: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集中起來,堅持下去﹔堅持真理,修正錯誤。這就是民主集中制,它不但是組織原則,也是工作原則。智慧是從群眾中來的,但對群眾的意見領導方面還要加工,然后回到群眾中去考驗,在這基礎上再加工。脫離我們的基本階級群眾,就會喪失黨的基礎。尾巴主義,隨著群眾跑,就會放棄黨的領導。目前的毛病,還是我們發號施令太多,走群眾路線太少。”【詳細】

周恩來與外國政要:卓越的談判家,偉大的外交家

周恩來是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是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同時也是舉世公認的杰出外交家。他與毛澤東和其他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一起,制定了我國的外交路線、方針、政策,並且以其非凡的才能,卓有成效地貫徹執行,使社會主義新中國一掃舊中國任人欺凌的屈辱面貌,以嶄新的姿態出現在世界舞台上,贏得了國際上的普遍尊敬和贊揚,很多世界政要都稱贊他“是一位卓越的談判家”“是世界上罕見的偉大外交家”。

斯大林是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蘇聯部長會議主席、蘇聯大元帥,是在蘇聯執政時間最長的最高領導人。在籌建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斯大林曾對中共代表團說:“你們將來一建國,現成就有個總理,周恩來。”【詳細】

周恩來對他人的關心:按普通人的生活方式去交流

周總理雖身為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但他總要想方設法把自己置於這個身份之“外”,找機會生活在朋友圈之中,按普通人 的生活方式去交流。如果受了人家的恩惠或幫助,他會按常規的儀禮去款待人家,感謝人家,必要的時候他還可以露一手“絕活”供大家一樂﹔他關心別人,如果人家有什麼難處需要解決或者有什麼進步需要鼓氣的話﹔或者,什麼也不為,干脆就是為了交朋友,談談天,聽聽音樂,品嘗點特殊的食物,聯絡聯絡感情,敘敘舊,互相信賴便在潛移默化之中產生了。而這,往往是給了別人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詳細】

周恩來情系少數民族:心與各族人民緊緊相連

新中國成立后,周恩來曾到內蒙古、新疆等少數民族地區視察,帶去了黨和國家的關懷與溫暖。有些地區他十分想去,卻因為種種原因未能成行,留下了深深的遺憾。但是,他的心和每一個民族都是緊緊相連的……

周恩來說:“我們主張把全國各民族都聯合起來,組成一個民族大家庭。在各民族相處中,第一,漢族一定要自覺,遇事應多責備自己,要嚴於責己,寬於待人。這樣少數民族也就會跟著漢族的樣子做,各個民族就會真正自願地合起來。第二,要在民族大家庭中搞好團結,不能怕麻煩,一時怕麻煩,日后就會生出更多的麻煩來。”他指出,對待民族問題,要作歷史的分析,並且要有階級觀點﹔在有階級的社會裡,民族問題離不開階級問題,但是民族問題又不完全等於階級問題,所以這兩個問題既有聯系,又有區別。【詳細】

(原文地址:http://dangshi.people.com.cn/n1/2018/0228/c85037-29839812.html)

 

 

(責編:唐璐、張鑫)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