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領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

周恩來這樣嚴抓核爆安保工作【3】

孟紅

2018年01月02日15:4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對以后的核安保,事必謹慎、嚴加防范

1965年5月,周恩來指示國防科技戰線的同志說:“嚴肅認真,周到細致,穩妥可靠,萬無一失。”這一指示被作為指導我國核試驗的十六字方針。每次進行核試驗,周恩來都要著重強調安全問題。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國第三顆原子彈爆炸前3個小時,周恩來專門召開有關人員參加的會議,說:“按原定計劃,今天凌晨5點要進行核試驗,爆炸第三顆原子彈,但是我看到天氣預報的材料后發現,現在的風向和原預報的風向發生了變化,這樣有可能爆炸塵埃在大陸飄過時間延長,所以把你們請來,研究能不能按原計劃試驗?”

在這個緊張的時刻討論這一問題,參加會議的同志都深深感覺出周恩來總理的擔憂,大家展開了討論。有的同志在發言中介紹了美國在比基尼亞島的核爆炸試驗對我國南海漁場的污染的監測材料和蘇聯進行核試驗后對我國新疆北部人民和羊群影響的監測材料,並且提出這次試驗的噸位和塵埃飄過的時間可能與美蘇進行試驗后的情況相似。

周恩來聽后馬上指出:“這兩份調查材料很有參考價值。”

大家進行了一番認真的討論。隨后,周恩來綜合了大家的意見,並且分析了可能出現的水源和蔬菜的污染,態度堅定地強調說:“盡管如此,為了保証試驗區附近人民群眾的安全,我們必須採取嚴格的防范措施。”

在場的同志肯定地告訴周恩來說:“已經通知有關地區的群眾做好了准備。”

最后,周恩來請秘書將會議討論的情況和提出的一些具體措施迅速通知甘肅省和有關部門,做好預防工作。

待會議結束時,第三顆原子彈爆炸的試驗已經迫在眉睫了。但與會者都從周恩來當時的態度意識到:如果大家認為這次核試驗會影響到群眾的安全,他會毫不猶豫地決定停止進行試驗。因為人民的安危,在周恩來的心中高於一切。

1970年4月24日晚,中國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在此之前的4月20日,周恩來又通過國防科工委副主任羅舜初發出指示:第一顆衛星的發射要做到“安全可靠,萬無一失,准確入軌,及時預報”。在衛星准備發射期間,周恩來還要求參加此項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要認真地、仔細地、一絲不苟、一個螺絲釘都不放過地進行發射前的准備工作。

進入晚年的周恩來,是以驚人的毅力忍著癌症的病痛領導中國的尖端科技事業的。

1970年,周恩來又在一次專委會上明確我國的核電站建設應該遵循“安全、適用、經濟、自力更生”的方針,並把“安全”放在首位。

1974年3月31日和4月12日。周恩來再次主持召開中央專門委員會會議,主要討論的是有關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核電站工程問題。這時,他即將進入醫院接受手術治療。

在3月31日的中央專委會會議上,周恩來聽取了“728秦山核電站工程”技術情況的匯報。周恩來最為擔心的是核電站的安全問題。他提出:“必須注意核電站的安全問題。”“核電站的設計建設,必須絕對安全可靠,特別對放射性廢水、廢氣、廢物的處理,必須從長遠考慮。一定要以不污染國土、不危害人民為原則。對這項工程來說,掌握核電技術的目的大於發電。”

周恩來深思了一會兒,叮囑與會人員說:“在南方選址要注意防潮、防腐蝕、防風化﹔要想到21、22世紀,要為子孫后代著想。”他還指示有關部門:“一定要選派優秀設計人員支援該項工程建設,以此鍛煉一支又紅又專的技術隊伍。”

在4月12日周恩來主持的審查另一工程項目的中央專委會會議上,他詳細聽取了這一工程的設計方案,詢問了其中的問題后對原設計方案提出了尖銳的批評:“你們沒有把鑽探、水文、地質的情況搞清楚就要定點,這是很不正確的,也是很危險的,你們要搞‘洞裡洞外連成一片’的設計方案是不對的,是嚴重的失誤。”周恩來停了一下又說:“今后在基本建設中,一定要注意用水的水量問題,不能沒有控制地向地下抽水,地下水抽得過量,會導致地面下沉,不注意這些就會帶來大問題,產生后患……”周恩來在會議快結束時,用滿懷深情和希望的眼神看著與會人員,叮嚀大家說:“一定要牢記,我國的尖端事業現在還處在初級階段,一定要爭取時間,盡快搞上去!”

這是自1962年中央專門委員會成立以來,周恩來最后一次主持會議。不久,他住進醫院,再也沒能回到中央專門委員會的會議桌上。一生情系中華民族騰飛的周恩來,與病魔頑強斗爭兩年后,於1976年1月8日駕鶴西去。

(《世紀風採》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發布,請勿轉載)

(責編:唐璐、張鑫)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