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領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

四化目標論:周恩來經濟發展思想的主題和戰略目標

劉景林

2021年02月20日08:44    來源:人民網

  周恩來經濟發展思想內涵極其豐富,對指導當前的經濟發展仍有現實性意義。這裡,運用理論抽象方法,把周恩來經濟發展思想概括為六論:四化目標論﹔經濟首位論﹔農業基礎論﹔治水興林論﹔科技關鍵論﹔結合統一論。

  四化目標論

  實現四個現代化,是周恩來經濟發展思想的主題和戰略目標。

  1954年9月23日,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周恩來說:“如果我們不建設起強大的現代化的工業、現代化的農業、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業和現代化的國防,我們就不能擺脫落后和貧困,我們的革命就不能達到目的。”①周恩來關於四個現代化的提法,得到了中國共產黨全黨的肯定和認同,把它寫入了1956年中共八大通過的黨章總綱。

  在這之后的二十多年中,周恩來一方面反復強調和闡述這個目標,一方面不斷完善和發展這一重要思想。其間有三個較大的發展變化:一是關於“交通運輸現代化”,包含在“工業現代化”之內,不再單獨列出﹔二是關於“國防現代化”,經歷了提出——不提——又重提的過程﹔三是關於“科學文化現代化”,后來表述為“科學技術現代化”。

  1964年末到1965年初的第三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上,周恩來作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的偉大號召。與此同時,周恩來還提出了兩步走的設想。第一步,建成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第二步,全國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使我國經濟走在世界的前列。②這表明周恩來把四個現代化的設想,推向了更高更深更實的層次。第一,將毛澤東、周恩來多次表達的國家工業化的設想納入建設社會主義強國兩步走的第一步﹔第二,使國家工業化的思想更加豐富完整﹔第三,使四個現代化的表述更加完整准確﹔第四,兩步走的設想,使四化建設的時間序列和階段任務更加明確。

  與四個現代化的思想密切相關,周恩來還提出和強調了一些重要思想觀點,至今仍有現實指導意義。一是關於建設四化和人民革命的根本目的的觀點,即根本目的是解放我國的生產力,使國民經濟得到迅速發展,以便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並且鞏固國家的獨立和安全。③二是關於四個現代化之間要互相促進、協調發展的觀點,即“要同時並進,相互促進,不能等工業現代化以后再來進行農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和科學技術現代化。”④這就強調了四個現代化的整體性、關聯性、協調性的要求。三是關於科學技術現代化是關鍵因素的觀點,他說:“我們要實現農業現代化、工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和科學技術現代化,把我們祖國建設成為一個社會主義強國,關鍵在於實現科學技術的現代化。”⑤這就闡明了科學技術現代化在四個現代化中的關鍵性和決定性的地位。四是關於現代化建設主要依靠自力更生,同時需要國際合作的觀點,1964年4月23日在會見日本關西經濟訪華代表團時,他說:“中國經濟的發展,主要依靠自力更生。”同時又說:“要使經濟技術達到現代化水平,也需要進行國際間的合作。”⑥這就把建設四化和社會主義強國的宏偉設想置於更加廣闊的國際空間,體現了現代化的國際性和開放性特征。五是關於建設現代化和社會主義強國分兩步走的觀點,這就使實現四化建設社會主義強國的設想,在時間上有明確的總體規劃和階段劃分,體現了經濟發展戰略設想的時序性和階段性特點。

  經濟首位論

  經濟建設居於首要地位,是周恩來經濟發展思想的主要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不久,1949年12月周恩來指出,“現在,全國的工作已經開始從軍事方面轉向經濟方面”⑦。“生產是我們新中國的基本任務”⑧。1952年8月,周恩來主持起草《中國經濟狀況和五年建設的任務(草案)》,“草案”提出了“全黨的領導工作重心轉到經濟建設方面。”⑨1954年9月23日,周恩來在全國人大一屆一次會議上指出“經濟建設工作在整個國家生活中已居於首要的地位。”⑩他還說:“國家面貌的改變要從經濟面貌改變做起。”11周恩來的這個思想在腦海中是很牢固的,貫穿他的一生。12即使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種種沖擊下,周恩來應付各種復雜局勢,仍然抓革命,促生產,他說:“經濟基礎不亂,局面還能維持,經濟基礎一亂,局面就沒法收拾了。”13

  在經濟發展問題上,周恩來特別注重處理好若干重大、重要關系。

  一是正確處理好恢復和發展經濟同抗美援朝的關系。即:“既要保証朝鮮戰爭勝利,又要保証國內物價穩定,同時還要照顧國家建設。”

  二是處理好經濟建設同發展科技文教等的關系。

  三是正確處理自力更生同國際合作的關系。

  四是正確處理農業、輕工業、重工業的關系。

  五是正確處理城鄉關系、內外關系、工商關系、公私關系、勞資關系、上下關系。14

  周恩來還指出:“經濟建設要有四個觀念,整體觀念、重點觀念、先后觀念、全局觀念,我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必須綜合平衡,全面安排。”在1956年中共八大代表大會上,他特別強調要“保証國民經濟比較均衡地發展”,“應該使重點建設和全面安排相結合,以使國民經濟各部門能夠按比例地發展。”15

  上述關於經濟發展中各種內外關系的思想觀點,使周恩來關於經濟建設居於首要地位的重要思想觀點,內涵外延更加豐富完整,表達闡述更加科學准確。

  農業基礎論

  以農業為基礎,這是周恩來經濟發展思想的重要內容。

  早在新中國建立前夕的1949年7月,周恩來在全國工會工作會議上就指出:“我們要恢復生產,首先就得恢復農業生產。”1949年12月,新中國剛剛建立不久,周恩來講到新中國經濟的六種關系時,首先就講到了城鄉關系,指出:“今天我們確定了城市領導鄉村,工業領導農業的方針”,同時指出,“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取消或忽視鄉村這個廣大的農業基礎。”並反復明確指出:“如果沒有廣大農業的發展,工業發展是不可能的”,不能忽視農業和鄉村,“誰忽視了農民和農業,誰就要犯錯誤”。“目前的任務首先要恢復農業生產,然后再進一步發展農業生產”,“城市離不開鄉村而且要依靠鄉村,工業離不開農業而且要以農業為基礎”,“我們必須在發展農業的基礎上發展工業”,“在工業的領導下提高農業生產水平”。⑩當時周恩來提出以農業為基礎的思想,至少有四點根據。第一,從我國國民經濟的構成來說,農業和手工業佔90%左右,現代工業佔10%左右,鄉村比重大,城市比重小,農業不能不佔基礎地位﹔第二,從我國農業同工業和其他產業關系來說,在生產的原料來源,產品的銷售市場,資金的積累渠道等方面,農業不能不佔基礎地位﹔第三,從我國新中國成立后首先要解決人民生活來說,民以食為天,首先要解決人們的吃飯、穿衣問題,我國人口多,糧食需要量大,應當主要靠自己生產,農業不能不佔基礎地位﹔第四,從我國當時出口的品種結構來說,出口六種東西,其中有糧食、油菜籽、牲畜、小麥、經濟作物,五種是農產品,農業不能不佔基礎地位。

  在周恩來的以農業為基礎思想的演進和發展中,還豐富了這樣兩個重要思想觀點。第一,糧食生產的重要性。1956年9月周恩來在“八大”上闡述《關於第二個五年計劃建議的若干問題》時,他強調:“糧食是活躍人民生活和發展整個農業經濟的基礎。”17他經常提醒人們,我國人口多,糧食需要量大,主要應當靠自己生產,有時進口一些糧食,隻能是臨時調劑,如果我們在糧食生產上出了大問題,世界上哪個國家都保証不了我們的需要。第二,農業對工業的重要性,他講過五個方面:工業人口要吃飯,要看農業能夠提供多少商品糧﹔農村是勞動力的源泉,要看農業能為工業提供多少勞動力﹔要看農業能為工業提供多少原料﹔農村是一個市場,這個市場的大小,要看農業的發展程度,有多少購買力﹔中國面積廣大,交通落后,要看農村能夠提供多少運輸力。18這就進一步全面系統地闡述了農業對工業的基礎性地位。

  經過“大躍進”的挫折,在國民經濟困難時期,農業問題越加重要,周恩來也更重視農業和糧食問題。從1960年6月至1962年9月兩年零四個月時間裡,周恩來除了對農業、糧食工作的宏觀指導外,直接約人來談糧食問題就達115次之多。19他精心策劃、運籌帷幄、辛勤操勞,使我們順利渡過難關。

  在60年代,恩來花了很大精力研究國際國內的農業和糧食問題,提出和闡述了一些重要的思想觀點:要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的農業發展問題,社會主義國家農業都還沒有過關,還不能達到自給自足﹔要研究如何吸取資本主義國家的經驗,美國的農業過了關,它是先解決農業問題再解決工業問題的﹔我們吸取資本主義國家的經驗,加上社會主義制度,又真正認識了農業的重要性,是可以很快趕上去的﹔要重視農業科學發展規劃、農業科學研究和農業科學家,把農業搞好﹔領導同志都要來學習農業知識,關心農業發展,把農業搞好﹔國防、備戰和大小“三線”的建設項目定了,千萬不要忽視了農業﹔要抓緊、抓快、抓狠,要全民辦農業,縣、公社都要抓農業,每一個季節都不能耽誤。

  治水興林論

  興修水利,振興林業,是周恩來經濟發展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還在1949年建國之初,周恩來就在一次政務會上說:“戰爭全面勝利以后,政府准備大興水利。”同年11月,周恩來在接見解放區水利聯席會議代表時,鼓勵他們用大禹治水的精神,為人民除害造福。1950年8月24日周恩來在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會議上說,配合土改,我們要著手做幾件工作,第一件工作是“興修水利”。他指出:“我們不能隻求治標,一定要治本,要把幾條主要河流,如淮河、漢水、黃河、長江等修治好”,“我們今天必須用大力來治水”。20

  在擔任共和國總理26年期間,周恩來為治理祖國大江大河費盡了精力,作出了巨大貢獻。50年代前期,他抓治理淮河,領導了興修荊江分洪工程、官廳水庫、引黃濟衛工程,初步解決了淮河、長江、永定河流域的燃眉之急。50年代后期,他領導研究了長江流域規劃和三峽壩址、三門峽設計方針的修改和施工方案、密雲水庫壩址和設計方案等重大水利設施的決策。60年代,他領導制定了三門峽工程的改造、海河治理和北方抗旱等重大決策方案。70年代,他為葛洲壩工程的修建作出一系列重要決策,保証了長江第一壩的勝利建成。21他的足跡,遍及我國的江河,每一個時期水利工作的方針任務,每一條大江大河的治理,都是周恩來親自主持審定。221972年他曾說:20年來,我關心兩件事,一個上天,一個水利。23

  周恩來關於治水的一些思想觀點和方法,至今仍有重要指導意義。第一,要逐步摸索規律,認識規律,掌握規律,不斷解決矛盾。第二,要從全局出發,利和弊兩個方面都要充分考慮,抓住主要矛盾,主次分明。第三,水利工作首先要為農業生產服務,要為生產辦水利,不是為水利而水利。第四,要把治水工作從防洪防汛、減少災害提高到保持水土、發展水利,達到用水的目的。第五,治理時要治標治本相結合,以治標輔助治本。第六,要綜合利用、整體規劃,要正確處理遠景與近期,干流與支流,上、中、下游,大、中、小型,防洪、發展、灌溉與航運,水電與火電,發電與用電的七種關系。第七,大型治水規劃設計方案必須十分安全可靠,認真討論論証,允許爭論。第八,治水要多到現場去,調查研究,重視來自基層的檢驗。

  林業建設,也是周恩來非常關心的重要事業。1961年4月,周恩來陪同緬甸總理吳努到雲南西雙版納視察,對當地負責人說:“這裡是富饒美麗之鄉,如果破壞了森林,將來也會變成沙漠,我們共產黨人就成了歷史的罪人,后代會罵我們。”“一定要研究這個問題,要解決好合理開墾,保護自然資源,改造好大自然。要做人民的功臣,可不要做歷史的罪人。”1962年11月中央工作會議期間,周恩來約林業部負責人談話,指出:“採伐是有條件的,再不能慷慨破壞自然,我們要慎重,林區開荒也要注意這個問題,違背自然規律什麼都做不成。”24同一次會議上,周恩來指出:“林業的經營一定要越伐越多,越多越伐,青山常在,永續作業。”25從60年代初起周恩來針對林業生產中重採伐、輕育林的錯誤做法多次指出:長此下去,林業生產在幾十年后要出現生產中斷的危險,我們將會犯“吃祖宗飯、造子孫孽”的歷史錯誤。26

  周恩來關於林業發展建設的思想內容是十分豐富的。其中包括:第一,關於林業發展建設,保護森林資源,保護生態平衡的極端重要性的思想觀點。第二,關於以營林為基礎,採育結合,實現青山常在,永續利用,越採越多,越採越好的林業建設的指導思想。27第三,關於要尊重自然規律,採伐和開荒不能盲目無條件地破壞自然資源的思想觀點。第四,關於林業工作要面向全國,依靠全黨全民,要兩條腿走路,造林也要兩條腿走路,要依靠六億農民的思想觀點。第五,關於國營與群眾營林,重點放在群眾﹔伐木與育林,重點放在育林,前方與后方,重點放在前方的思想觀點。第六,關於林業過去隻注重林區採伐,主要任務還是造林的思想觀點。第七,關於植樹造林是百年大計,總得堅持到21世紀的思想觀點。第八,關於防止森林火災和努力研究解決滅火問題的要求。第九,關干我國要搞個《森林法》,由國務院頒布施行的設想。所有這些,對我國當前和今后的林業發展、林業振興仍有重要指導意義。

  科技關鍵論

  科技是關鍵,重視科技、重視人才,也是周恩來經濟發展思想的重要內容。

  周恩來曾指出:“科學是關系我們國防、經濟和文化各方面的有決定性的因素”,並說,我們要實現四個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社會主義強國,關鍵在於實現科學技術現代化。28這兩段話,闡明了科學技術的極端重要地位。

  新中國建立不到一年,1950年8月周恩來在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會議上,作了《建設與團結》的講話,29講話充分闡述了自然科學家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並說:“總起來說,各種建設從恢復、整頓和調查開始,已經看出現有的專家是不夠的。”“感到我國的科學家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現在愈接觸各種事實,愈使我們感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30 1956年1月他在《關於知識問題的報告》中特別指出:“目前我們在社會科學方面分配的力量比在自然科學方面分配的力量,按照我們國家的需要來說,更加薄弱得不相稱。”31

  在周恩來關於科學技術和知識分子問題的報告、講話中,不僅強調科學技術和知識分子的重要地位,而且闡述了一系列有利科學技術發展和知識分子成長的思想觀點和方針政策。32例如,關於實現科學技術現代化的主要要求是,實事求是,循序漸進,相互促進,迎頭趕上的觀點﹔關於在新社會,科學家有充分發揮自己才能的廣大的自由天地,科技界人士要增加主人翁責任感,接受黨的領導,為社會主義服務的觀點﹔關於凡是為新中國努力服務的科學家,不管出身,都是朋友,都應該團結,對他們都要尊重的觀點﹔關於為著適應國家建設的急速發展的需要,我們的知識分子隊伍必須在數量上加以擴大,在業務水平上加以提高的觀點﹔關於希望現有的科學家能培養出更多的青年科學工作者,讓他們一道前進,中國的科學事業才有前途的觀點﹔關於科學研究和科研人員要以辯証唯物主義作指導,更好地認識客觀規律,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觀點﹔關於正確處理理論和實踐、任務和學科的關系,認真實現領導、專家和群眾的三結合,以及科學研究機關、學校和生產部門的緊密協作的觀點﹔關於為了實現向科學進軍的規劃,我們必須為發展科學研究准備一切必要的條件,適當改善科學技術研究工作條件和工作環境的觀點﹔關於為了發展科學技術,必須確定科學技術發展的遠景規劃和近期具體計劃的觀點﹔關於為了實現四個現代化的長遠目標,需要設法打開路子從西方國家引進技術的觀點﹔33關於學習外國技術必須同獨創精神相結合,採用新技術必須同群眾性的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運動相結合的觀點﹔關於發展科學技術,必須培養人才、發展教育的觀點。

  結合統一論

  周恩來被國際、國內的人們推崇為“運用辯証法的大師”。周恩來經濟發展思想及其形成,在思想觀點和理論方法上,獨具特色。這些特色體現在他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証法,正確處理與經濟發展思想密切相關的若干重大關系問題,高超、巧妙地把它們結合統一起來。

  ——思想理論與社會實踐的結合統一。

  周恩來不同於一般的經濟學家,他是國家的總理,國家的高層領導者和管理者。他的經濟發展思想也與一般的經濟學家的經濟發展思想有很大不同,這就是它的強烈的實踐性特色。必須面對、回答和解決中國經濟發展所面臨的一切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這些問題,首先來自於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需要作出思想理論上的判斷和回答,並且應用這些思想理論直接去指導實踐,解決實踐問題,並使這些思想理論觀點在實踐中得到檢驗,經過實踐驗証,堅持真理,修正錯誤,不斷發展。

  ——個人獨創與集體智慧的結合統一。

  我國的領導體制決定了周恩來必須遵循集體領導和分工負責的模式來領導、組織、管理國家和政府工作。作為國家總理,他可以按照自己的分工,獨立負責地為黨、國家和人民工作。在這過程中,他充分發揮個人的智慧,獨立思考,從國情出發,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獨創性的經濟發展思想、思路、理論、觀點。作為黨和國家領導集體的一名成員,他對於事關全黨、全國和全局的重大問題的決策性的思想、思路、理論、觀點,又必須事先或事后征得黨和國家領導集體的討論、修改和認同,在這過程中,周恩來的經濟發展思想又集中了黨和國家領導其他成員和這個集體的智慧。

  ——遵循規律與尊重國情的結合統一。

  周恩來經濟發展思想,貫穿了實事求是的思想精髓。這主要體現在遵循規律和尊重國情的特點上。周恩來在經濟發展的實踐中和思想形成中非常尊重客觀規律。例如在治理黃河時要求“我們要逐步摸索規律,認識規律,掌握規律”。同時他特別注意尊重國情,適應國情,從國情出發,從實際出發,思考問題,提出觀點。一個思想、思路、觀點、決策的形成,特別注重調查研究,注意聽取基層意見,注重聽取不同意見,因而更符合實際,更有可操作性。這些,既反映在他的經濟發展思想形成過程中,又反映在他的經濟發展思想的實踐過程中。

  ——綜合平衡與突出重點的結合統一。

  周恩來經濟發展思想中,特別重視協調多種關系,搞好綜合平衡。例如,特別注意各種規劃的制定,特別注意多種關系的正確協調和處理,特別強調經濟的綜合平衡工作,等等。同時,特別注重突出重點問題。例如,特別強調經濟工作的首位、中心、重點地位﹔特別強調農業的基礎地位和作用﹔特別強調科學技術的關鍵性、決定性因素的地位和作用,等等。周恩來把突出重點與綜合平衡巧妙地結合統一於他的經濟發展思想之中。

  ——宏觀決策與微觀指導的結合統一。

  周恩來經濟發展思想,既有極其豐富的宏觀決策性的內容,如本文所講的六論,都是重大經濟發展戰略決策思想﹔又有一些非常重要的指導微觀工作的思想內容,例如對西雙版納森林發展和生態保護的重要思想觀點。后者雖然是區域性的局部問題,但它獨特的森林植物、動物、生物物種資源和生態平衡資源,是我國乃至世界少有的,因此這一局部問題也有全國乃至世界意義,同時對於這一局部問題的指導思想,可以由局部到全局,由微觀到宏觀,反射到全國,指導全國的林業發展。

  ——原本因素與新興因素的結合統一。

  在發展社會生產力的理論與實踐上,周恩來把生產力的原本因素(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和新興因素(科學技術、現代教育、生產信息、生產管理)都給予充分重視,使生產力的多種因素各司其職,各盡所能。例如,在對農、輕、重各種產業,勞動者數量、素質、森林、水域,給予充分重視的同時,特別強調發揮科學技術的關鍵性的作用,現代教育的先導性作用。

  ——經濟發展與環境人口的結合統一。

  要使經濟落后的中國變成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顯然應該把經濟發展放在首位。但同時,周恩來也特別重視資源保護、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以及計劃生育和人口發展問題。這些,我們可以從本文及《周恩來選集》下卷等著作文獻中看到充分論述。當前,我國提出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就是要求經濟、環境、人口的協調發展。可見,周恩來對於經濟、環境、人口發展相互關系所給予的關注,是有深遠意義的。

  ——經濟建設與文化建設的結合統一。

  開國總理周恩來,不僅非常重視經濟建設,而且非常重視文化建設。在提出四個現代化時,曾一度將“科學文化的現代化”作為一化提出來,在后來發展變化中,雖然再沒有提文化的現代化,但對文化事業的重視,從言論和行動上都是非常明顯和突出的。周恩來從理論和實踐上對我國文化建設及整個精神文明建設,都做出了巨大貢獻。

  誠然,周恩來經濟發展思想,也是有一個不斷完善和成熟的發展過程﹔由於受當時某些全局性錯誤傾向的影響,周恩來在經濟發展的實踐和觀點上,也出現過某些偏差﹔由於受當時經濟體制的制約和局限,周恩來經濟發展的某些思想觀點,還帶有計劃經濟時代的痕跡。但這些並不影響周恩來經濟發展思想的光輝。周恩來經濟發展思想將與世長存。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注 釋:

  ①、②、③、④、⑤、⑦、⑧、14、 16、 20、 25、 26、 27、 28、 29、 30、 31、 32《周恩來選集》下卷,第132頁、第439頁、第132頁、第412頁、第412頁、第 2頁、第4頁、第439頁、第8—10頁、第24頁、第528頁、第529頁、第528頁、第181和412頁、第21頁、第21和26頁、第184頁、第21—30和180和412—416頁。

  ⑥、⑨、12、 15、 18 力平:《開國總理周恩來》第279頁、第262頁、第263頁、第267頁、第244頁。

  10、 11《周恩來經濟文選》第177頁、第152頁。

  13 余秋裡:《中流砥柱,力挽狂瀾》。

  17、 24 楊明偉:世紀偉人周恩來》第182頁、第201和203頁。

  19 見楊少橋、趙發生:《周恩來與我國的糧食工作》。

  21 曹應旺:《周恩來與治水》第8頁。

  22 錢正英:《跟隨周總理治水》。

  33 江明武主編:《周恩來的歷程》第45頁。

  《周恩來百周年紀念論文集》

 

(責編:唐璐、張鑫)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