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峰
2021年02月08日08:26 來源:《黨建》雜志
中國有句古語:“得人者興,失人者崩。”王夫之說過:“能用人者,可以無敵於天下。”周恩來一生求賢若渴,愛才如命,任人唯賢,知人善任。無論是民主革命時期,還是建國后,在周恩來的身邊,總是聚集著一大批才華橫溢又肝膽相照的杰出人物。
周恩來擔任總理期間組建的幾屆內閣,都是人才濟濟,為國家任用和培養了大批人才。
1957年,在我國研制原子彈的過程中,中國科學家要去蘇聯參觀。但蘇方提出,他們的火箭、原子彈,必須是相當級別的官員或者相當高軍銜的人才能參觀。當時錢學森沒有軍銜,怎麼辦?而錢學森去不成,我們的計劃必然要落空,在這種情況下,周恩來果斷決策,授予錢學森中將軍銜。事實上,錢學森回國后,國家一直是按將軍等級給予待遇的。當時,錢學森看文件與少將同等,保衛工作按國務院的高級官員對待,工資是特一級,當時國務院進口了少數蘇聯吉姆車,周恩來撥給錢學森一輛。錢學森當年跟著馮·卡門老師去德國柏林、不倫瑞克考察德國的V—2火箭時,曾授予他上校軍銜。周恩來說:列寧對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尚且高薪聘用,那麼一個忠誠愛國的大科學家為什麼不能當一個將軍呢?他念了龔自珍的詩:“九州風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他幽默地說:美國人還是蠻有度量的,40年代就給一個中國科學家上校當當。按照清朝的晉升制,他也該是當中將的時候了。這成為50年代我國核武器研制過程中的一段佳話。
李四光是我國杰出的地質學家,是個不喜歡多說話的人。抗日戰爭時期,李四光在重慶兩次見到周恩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剛剛成立,人民政府就醞釀召開一次全國地質工作會議,周恩來指示要等李四光回國后再開。李四光聽說周恩來等他回來開全國地質工作會議,深感黨的信任,剛一到北京,就開始考慮全國地質工作問題。一天下午5點左右,他們正在埋頭工作,忽然進來兩位同志對李四光說:“李先生,有位中央負責同志來看你。”李四光剛剛站起身,周恩來已經跨進了房門。李四光萬萬沒有想到,周總理工作那麼多,會親自來看望他。李四光向周恩來報告、請示地質工作的問題。周恩來認真聽完后說:“我們的事業正在開始,不論是工業還是國防,都和地質工作分不開。地質工作要先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不久,我們就打算召開第一次全國地質工作會議,那時候我想,沒有個挂帥的,一定要等你回來。”李四光聽了周恩來這一番話,感動極了。他本想向周恩來辭去科學院副院長的職務,現在再沒有勇氣說出口了。在周恩來的關懷下,李四光擔任了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新中國第一任地質部部長。
周恩來堅定地相信人民群眾在社會歷史中的偉大創造力量,號召全黨樹立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60年代初,他在反思“三面紅旗”的缺點錯誤時曾說:“要承認我們知識不夠。現在隻要我們接觸實際,深入群眾,每天都會發現許多新事情,我們知識有限,看得不夠。”在深入群眾進行調查研究即“從群眾中來”方面,周恩來堪稱楷模。在實施一定的方針、政策和決定的過程中,周恩來還善於做細致的群眾工作,說服群眾。他強調:決定工作速度的快慢,“必須依據群眾的覺悟程度與組織程度”,“不能由少數人強制解決,致犯命令主義的錯誤”。他認為:“要想把領導者的覺悟、領導者的智慧變成群眾的力量,需要經過教育的過程,說服的過程,有時需要經過等待的過程,等待群眾的覺悟。”在解決“到群眾中去”的問題上,周恩來也作出了表率。
正因為周恩來具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心裡每時每刻都想著群眾,因此,人民群眾也發自內心地呼喊:“人民的總理人民愛,總理和人民心連心。”
(原載2015年第3期《黨建》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