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永祥 曾 珺
2020年10月20日11:27 來源:光明日報
![]() |
如何使黨的各級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形成實事求是的領導思想,掌握科學的領導方法,改正種種錯誤的領導觀念,是黨的作風建設和能力建設的重要課題。1943年4月22日,周恩來在重慶向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干部作了一次報告,專門就領導工作問題展開闡述。他為這次報告草擬的發言提綱《領導與檢查報告大綱》,圍繞黨的領導工作問題提出了許多重要的論斷。
提綱分九個部分,分別論述了領導者的定義、領導者的立場、領導者與領導機關、什麼是正確領導、領導者的任務、領導群眾結交朋友、領導藝術、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風等問題。
周恩來提出:“一般干部都有做領導工作可能,而且多半已經做了領導工作。所以講領導工作,是包含了上中下各級領導干部說的。”接著以“兩岩”(即紅岩、曾家岩)工作人員為例,說明領導干部“是以工作為區別,而非以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來區別,更非以干部與非干部來區別”。也就是說,領導者是負有一定工作責任的干部,而不僅僅是指具有領導職務的人,開宗明義地將無產階級的“領導者”與非無產階級的“官員”區別開來。
因為領導者是為黨工作的干部,是黨的政策的具體執行者,所以周恩來強調:“黨的立場就是領導干部的立場。”這種立場具體包括六個方面:要有確定的馬列主義的世界觀和革命的人生觀;要有堅持原則精神;要相信群眾力量;要有學習精神;要有堅韌的奮斗精神;要有高度的紀律性。
在“什麼是正確領導”這個問題中,周恩來按照斯大林《論黨的工作缺點和消滅托洛茨基兩面派及其他兩面派的辦法》中的說法講了三點,即:必須正確地決定問題,必須組織正確決定之執行,必須組織對於執行這種決定的情形之審查。但他並不是簡單地引用斯大林的話,而是對每一點都進行了深入的發揮。例如對“必須正確地決定問題”作了這樣的闡述:“首先,要估計環境及其變動,並找出此地此時的特點。次之,要依此與黨的總任務聯系起來,確定一時期的任務和方針。再次,要依此方針,規定當前適當的口號和策略。又次,然后據此定出合乎實際的計劃和指示。這一切,必須經過最實際的調查研究,並使這些實際材料與黨的原理原則聯系起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關於中國革命的基本策略,也凝聚了周恩來在具體工作中的實際經驗。
關於“領導者的任務”,周恩來首先指出:“毛澤東同志說用人行政是領導者的任務,這是真理。”然后圍繞著“用人行政”的任務,條分縷析地對這個問題展開闡述:一要抓緊思想政治的領導,二要抓緊組織領導,三要慎重地挑選干部和分配工作,四要做好審查工作,五要面向群眾,不僅要教育群眾,還要向群眾學習。在“抓緊組織領導”這個條目下,又具體地提出了要使組織領導提到政治領導的水平,即一切工作要提到原則的高度,要與政治任務聯系起來;要使一切組織和實際工作保証黨的政治任務和工作計劃的實現;要注意日常黨的領導,使黨的組織接近於下層,工作更具體化;要動員組織和群眾,為克服工作中一切困難而斗爭;反對一切實際工作中的機會主義(如馬虎主義,空談家,妄自尊大者,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文牘主義,事務主義等)以及蛻化或腐化思想等等。
提綱中還將“領導群眾,結交朋友”列為一個專門的問題。其中指出:領導黨的方式和領導群眾的方式是不同的,領導群眾的方式和態度要使他們不感覺我們是在領導;領導群眾的基本方法是說服,決不是命令;領導者自己要起模范作用;領導者在必要時應忘記他所受的侮辱;領導者要戒慎恐懼地工作,等等。這些原則和方法,是黨的群眾路線的具體化,即使在今天看來,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這篇提綱契領的文字,真實記錄了周恩來對領導工作問題的系統思考,作為一篇重要歷史文獻后以《》為題,收入了《周恩來選集》。
(作者單位:中央文獻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