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領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

周恩來如何過春節?

李慶剛

2020年09月10日08:30    來源:學習時報

周恩來過春節,雖已成為久遠的歷史,但它講述了溫暖和自豪的故事,留下了光榮而不朽的傳奇,成為我們永遠的記憶。

砥礪前行的修煉關

本是歡歡樂樂萬家團圓的春節,在舊中國卻被窮苦百姓稱為“年關”。“年關”難過,歌劇《白毛女》中楊白勞、喜兒父女的悲劇就是舊中國窮人家庭過年的縮影。周恩來雖不是在貧苦家庭出生,但他出生后不久,家道便開始沒落,母親早亡,父親經常外出謀生,周恩來10歲開始當家,帶著兩個年幼的弟弟生活。過春節,對於周恩來來說也如過“年關”。

1910年,12歲的周恩來離開家鄉淮安到東北求學,后進入天津南開學校學習。離家千裡,少年周恩來飽嘗濃烈的懷鄉思親之苦。1916年學校放寒假,周恩來無法回老家過年,1月31日至2月2日趕在春節前,他為新劇《仇大娘》撰寫了劇本,並親自送到商務印書館天津印刷局趕排。忙完之后,2月2日除夕,煢煢孑立的周恩來倍感孤獨,為轉移注意力,他“取校中自治勵學會新出版之雜志閱之,歷三時許,全書幾盡”,懷鄉思親之情又涌上心頭:“夫今日何日耶?非家庭團聚時耶?余也何如父母雙亡,北堂久不聞喚子之聲。回思依依膝下,此情此景,不必讀蓼莪之章,便已悲慨無垠。矧茲今夕,尤令人淚盈枕席,竟夜不能寐矣。”淚盈枕席夜不寐,於今讀來仍辛酸。此時此刻的周恩來多麼需要親情的慰藉!在離家求學期間,周恩來把對家鄉親人的濃烈思念之情,轉化成默默為公眾服務的行為——“以校為家,以同學為兄弟”。畢業時,同學們對他的評語是:“君性溫和誠實,最富於感情,摯於友誼,凡朋友及公益事,無不盡力。”周恩來在學生時期培養形成的急公好義、克己奉公的奉獻精神,注定了他一生風雨卻始終割不斷自己和朋友、社會、事業、使命千絲萬縷的情愫。

1917年9月,周恩來東渡日本“邃密群科濟世窮”。抵日不久,便傳來叔父去世的消息。逝者已矣,生者如斯。1918年2月10日是除夕,周恩來約朋友座談聊天。他寫道:“一來是為著免獨居起思鄉之念,二來是乘著這個機會,知交的團聚團聚。”好友三人一直聊到凌晨3點才入睡。第二天春節,幾個朋友“自炊飯食,甚歡”。當天,周恩來在日記裡寫道:“我們家中有句俗語:‘大年初一不高興,一年晦氣’”,“現在又是大年初一了”,“守著家規暫把那不高興的事情不去想他”。他在日記中立下志向:“第一,想要想比現在還新的思想﹔第二,做要做現在最新的事情﹔第三,學要學離現在最近的學問。思想要自由,做事要實在,學問要真切。”“年關”的考驗沒有擊倒周恩來,反而使他歷經磨難修煉成熟起來。1918年2月15日(農歷正月初五),周恩來寫下兩句詩:“風雪殘留猶未盡,一輪紅日已東升!”

留法勤工儉學期間,1921年2月8日春節這一天,周恩來專門致信資助自己留學的南開校董嚴修“遙念福體安詳,精神爽健”。1923年2月17日大年初二,剛過完春節的周恩來出席在巴黎召開的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臨時代表大會,決定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作為“旅歐支部”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幾番寒暑,淬煉洗禮﹔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周恩來開始由一個追求真理的青年學生,逐漸成長為一個日益成熟的職業革命家。

奮斗不止的新戰場

為了使億萬中國人民過上團圓幸福的春節,革命戰爭年代,春節成為周恩來奮斗的新戰場。

1936年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國共兩黨就合作抗日開始談判。1937年2月10日,正是農歷大年三十,周恩來來到古城西安,同國民黨政府談判代表張沖進行了初步接觸。2月11日春節這一天,周恩來同張沖、顧祝同等正式談判。經過幾次會談,國共兩黨最終達成合作共同抗日的目標。

國共合作全面抗戰開啟后,周恩來承擔的任務更加繁重。1939年春節前后,受黨中央委托,周恩來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的身份到皖南新四軍軍部視察。1939年2月15日,周恩來與葉挺一起從重慶乘機抵達桂林。2月16日,周恩來驅車前往市郊,向八路軍辦事處機關工作人員和文化界黨員共200多人傳達黨的六屆六中全會精神,號召黨員認真負起領導抗日戰爭的重大歷史責任,樹立抗戰到底的決心和抗戰必勝的信心。2月18日,正是農歷除夕,周恩來同葉挺等離開桂林赴江西﹔19日春節這一天,戎馬倥傯、行色匆匆的周恩來現身吉安。隨后,周恩來由贛東北奔赴皖南涇縣雲嶺新四軍軍部。

抗戰時期,周恩來常駐重慶,對各民主黨派人士做了卓有成效的統戰工作。他曾親自出面,幫助陶行知先生將育才學校遷至重慶紅岩村八路軍辦事處附近,以保護育才師生的安全。抗戰勝利后的1946年春節,周恩來特邀育才學校師生到八路軍辦事處一起過春節。聯歡會上,周恩來希望育才學校師生“要像陶行知先生號召的那樣,向人民學習,為大眾謀福利”。並指出:“我們現在正在同國民黨進行談判,准備組織民主聯合政府。我們中共代表團准備提議,由你們的校長陶行知先生擔任民主政府的教育部長,你們贊成不贊成呀?”話音剛落,場上頓時爆發出了經久不息的掌聲和歡呼聲。

為了革命的勝利,周恩來和鄧穎超自結合后總是聚少離多,即便是春節這一天兩人也常常不得相聚。1948年春節前后,周恩來轉戰陝北,鄧穎超則在河北阜平參加土改工作。其間,鄧穎超寫信給周恩來,一方面噓寒問暖,另一方面聽取他對於土改相關問題的意見。接信后,周恩來兩次給鄧穎超回信,其中的一次就在2月9日除夕這一天。在信中,周恩來除了表達思念殷殷的深情之外,用很大的篇幅,幫助鄧穎超分析如何理解黨的土地政策,直至如何具體做好工作。最后,周恩來對鄧穎超遙祝“年好!”。這對革命伴侶就這樣在相互支持、相互遙祝中度過了一個充實的春節。

奔波忙碌的新征程

新中國成立后,周恩來長期主管外交。春節前后,他常常奔波於五湖四海,廣交朋友,為新中國外交事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1949年底,毛澤東訪問蘇聯。隨后,周恩來也奔赴莫斯科,作為中國政府全權代表,於1950年2月14日同蘇聯方面共同簽署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2月16日除夕,周恩來陪同毛澤東參加斯大林在克裡姆林宮舉行的盛大宴會﹔2月17日春節這一天,周恩來起草和毛澤東聯名致劉少奇的電報,就土地改革有關問題作出答復。晚上6點,周恩來陪同毛澤東到中國駐蘇聯大使館看望工作人員和留學生,並為留學生題詞:艱苦奮斗,努力學習。當晚,周恩來同毛澤東登上專列回國,進入國境時已是10天后的2月26日即正月初十了。

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恩來率代表團訪問亞非歐14國,其間恰逢春節。根據黨中央建議,周恩來率代表團回到昆明,節后繼續訪問。在成都期間,周恩來和陳毅等人參觀杜甫草堂,他親自查點人數,要警衛員統一買票入園。2月13日春節這一天,周恩來致電黨中央和毛澤東:“明日即將首途續訪亞洲三國,3月1日回國,經大家商定,擬仍來成都小憩,並寫成(出訪亞、非、歐14國)報告提綱。”1964年2月14日,大年初二,應緬甸奈溫主席的邀請,周恩來訪問緬甸。周恩來和奈溫已經是老朋友了,4年前1960年,仍然是春節期間,奈溫來華商討兩國邊界問題。1月27日,正值中國農歷除夕,會談結束后,周恩來在帥府園全聚德烤鴨店宴請奈溫一行。1月28日春節,周恩來與奈溫分別代表本國政府在關於邊界問題的協定上簽字,中緬邊界問題得到友好解決。時過4年,這次周恩來春節期間的訪緬也獲得圓滿成功。

春節還是周恩來廣泛接觸各界人士、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時刻。20世紀五六十年代,周恩來多次參加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舉行的春節團拜會。第一次是1954年的除夕,團拜演出結束后,周恩來到后台慰問,和在場的演員開起了座談會,內容包括北京人藝的方方面面。如男女演員的比例失調問題、工資及住房問題,甚至還有劇場有多少座位、一場演出能賣多少錢、演出收入怎麼分配,等等。

每年春節,周恩來因忙於公務國事,很少有閑暇時間,但隻要有可能,他還是盡量把身邊的工作人員及親屬都叫來,和大家一起吃團圓飯。1961年周恩來的侄子周保章唯一一次獲准進京和周恩來過年,他記得很清楚:大年三十,周恩來把在京的親屬、工作人員及其家屬都請到了中南海西花廳,連大人帶孩子,熙熙攘攘地把西花廳擠得滿滿的。春節期間也是周恩來對晚輩進行家風家教的時候,這一次依然如此。他在對周保章的談話中說:“希望你扎根在基層,永遠做普通的勞動者。”這一句教誨和囑咐,周保章銘記於心,他以普通勞動者的身份,默默無聞在基層工作直到退休,退休后仍然發揮余熱,積極奉獻。時至今日,周恩來的晚輩都牢記他的教導:不靠關系自奮起,做人生之路的開拓者。這是周恩來留給后人的巨大精神財富。

(責編:張鑫、唐璐)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