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31日08:39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周恩來總理抱病作《政府工作報告》。
敢於擔當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在這方面,周恩來總理堪稱楷模。
向下級作檢討
1949年3月25日下午,毛澤東和黨中央其他領導人,將在西苑機場檢閱部隊。午飯前,周恩來想找分管安全保衛工作的揚帆了解警衛布置情況,問了幾個人都說沒有見到他。午飯后,周恩來看到了揚帆,有點生氣地批評了他。
其實,北平和平解放,敵特還沒有很好地得到清肅,揚帆怕出現“意外”和“萬一”,為此,他到廚房對用的水、米、菜都一一作了檢查,從做飯到開飯,盯得很緊,一時半刻也沒有離開廚房。
時到下午,閱兵完畢,毛澤東一行按計劃到香山住地。揚帆負責在前開路。他擔心道路上有敵特埋設的地雷,就讓司機把車開得快一些,同主席的車拉開距離。沒想到,后面的車也都加速在后面緊跟,一輛接一輛地疾駛在蜿蜒的山路上。到達香山后,周恩來對揚帆車速較快的問題又批評了他。
揚帆進北平第一天就受到周恩來兩次批評,心裡壓力很大,同時又感到很委屈。這一情況,有人告訴了周恩來。周恩來先是一愣,而后聰明睿智的他驀然有些醒悟。
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周恩來找到了揚帆,開口就說:“揚帆同志,對不起,叫你受委屈了!我是來向你作檢討的。”接著又說:“那天我對你的兩次批評,是我犯了主觀主義的錯誤,錯怪了你,給你思想上造成了負擔,請你對我批評幫助。”
最后,周恩來說:“一個政黨是在不斷改正錯誤中前進的,一個共產黨員是在經常改正缺點毛病中進步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是強黨‘健體’的法寶,任何時候都不能丟掉它!”周恩來說完,緊緊地握住揚帆的手,再一次向他道歉。
保護《武訓傳》主演
1951年2月,電影《武訓傳》在中南海首映,緊接著在全國各大城市正式公映並在全國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然而,《武訓傳》的上映還是引來了一些不同的聲音。
1951年六七月間,江青參加武訓歷史調查團,到處煽風點火,不擇手段地判處了武訓和電影《武訓傳》的死刑,並因此制造了一大批冤假錯案,連導演孫瑜、主演趙丹等也戴上了“壞分子”的帽子。
批判《武訓傳》的浪潮越來越高,聲勢越來越大。6月5日,《人民日報》刊登了文章《趙丹與武訓》,把批判的矛頭直接指向了趙丹。周恩來也因此受到影響。盡管如此,他還是竭盡所能,保護和幫助了趙丹他們。
1952年春,受毛澤東委托,周恩來到上海做時事政策報告。在文化廣場的萬名干部大會上,他提起了《武訓傳》的事。
周恩來講道:“最近全國都在批判電影《武訓傳》,拍攝和放映《武訓傳》,我是點了頭的。因此我要承擔很大一部分責任,我已經向黨中央作了檢討,今天我在這個大會上再一次檢討。至於孫瑜同志和趙丹同志,他們都是做具體工作的,不應承擔主要責任……我祝願他們總結經驗教訓,以后拍出更多好影片來。”
孫瑜本來以為周恩來會在大會上嚴厲批判《武訓傳》,嚴厲批評編導和演員,沒想到卻承擔了主要責任,對他和趙丹是這樣的愛護,熱淚禁不住流下來。
為延安人民流淚
1970年3月,周恩來把陝西省和延安的領導同志叫來北京開會,參加會議的還有北京市的領導。周總理心情沉重地說:“延安老區,對中國革命作出了特殊貢獻。我們進城了,延安還那麼苦,我還是從我身邊一個同志的小孩子口裡知道這個事……”
原來,這個孩子15歲就下鄉去延安地區插隊勞動。非常喜歡孩子的周恩來和鄧穎超聽說孩子下鄉回來,特意把她接到家裡來吃飯。期間,周恩來特意詢問了延安地區群眾的生活狀態。孩子說了實話。
當說到延安人民群眾的一些窮困現狀時,周恩來聽著聽著,停住了吃飯,放下了筷子,難過地垂下頭,默不作聲,但見幾滴淚水緩緩地流出他的眼角。
1973年6月,周恩來陪越南外賓參觀延安。趁此機會,他考察了延安的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產生活情況。在同延安地區黨政負責人談話時,周總理得知群眾的生活仍十分困苦,難過得流下眼淚。當晚,周恩來主持召開陝西省省地黨政負責人會議,痛心地說:“沒有想到,延安人民的生活還這樣苦。”略作停頓,又說:“我是總理,全國當家的,這個家沒管好,有責任呀。我對不起延安人民。”
周總理認真地同大家一起研究發展生產、改善人民生活、改變延安落后面貌的措施。
回京后,周總理又找來一些老干部,發起成立首都支援延安辦公室,動員各方面力量,幫助延安發展經濟和文化,使延安加快了發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