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27日07:45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我是一個農民,做的都是小事,但黨和國家卻給了我這麼大的榮譽,這是黨中央對我的莫大關心。我要感謝我們偉大的黨、偉大的共和國、偉大的社會主義、偉大的人民。”這是獲得“共和國勛章”的山西省平順縣西溝村黨總支副書記、第一屆至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申紀蘭的心聲。
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上的講話中強調,以最高規格褒獎英雄模范,就是要弘揚他們身上展現的忠誠、執著、朴實的鮮明品格。忠誠是事業之魂,執著是動力之源,朴實是立身之本。把忠誠、執著、朴實銘刻於心、付之於行,轉化為愛黨報國、愛崗敬業的強大動力,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獲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創造不平凡的成就。
老子曰:“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始終以朴實之德為人處世,會給人一種信任感﹔始終以朴實之品干事創業,會給人一種踏實感。朴實的人率真,注重實際、真誠坦蕩,按本色做人,按本色辦事﹔朴實的人本分,心中有戒,言行有度,盡好應盡的責,做好該做的事﹔朴實的人簡潔,不喜排場,遠離浮華,專心致志做事,簡簡單單生活﹔朴實的人低調,不計名利,不慕虛榮,有本事而不狂傲,有成績而不炫耀。這樣的人,正如魯迅先生所贊譽的“民族脊梁”,也是當今人們所崇敬的“時代先鋒”。
存千秋之功,成萬世之業,必待非常之人。縱觀受到黨和國家表彰的功勛人物,都是這樣一群忠誠、執著、朴實的“非常之人”。張富清,曾在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戰功赫赫,從部隊退役后,選擇扎根偏遠山區,默默奉獻,雖歷經風雨,卻不改英雄本色﹔黃旭華,隱姓埋名30年,獻身於核潛艇研發,用“赫赫而無名”的淡泊,詮釋了“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的報國情懷﹔屠呦呦,幾十年潛心鑽研,讓中醫藥造福全人類,年近九旬高齡仍在科研攻關一線奮斗不止……他們正是具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
周恩來總理曾說,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最老實的人,因為隻有老實人才能經得起事實和歷史的考驗。老實人可以理解為朴實的人,他們做事踏實,不計較付出,所以才能收獲最多﹔他們能吃苦,能在寂寞中堅守、在逆境中昂揚,耐得住困苦平凡,所以最接近成功﹔他們能知足,摒棄貪婪,總能知足常樂,所以也是最幸福的人。“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古往今來,大凡成功者,多是埋頭苦干、勤奮務實之人,有著朴實為人、踏實干事的大智慧。尤其是在社會紛繁浮躁的情勢下,我們更需要弘揚忠誠、執著、朴實的品格,更需要把朴實作為立身之本、成事之基,信守不渝、躬身踐行。
朴實需要專注。專注就是瞄准一個目標,心無旁騖、百折不撓,不達目的不罷休。有些人一輩子渾渾噩噩,得過且過,還美其名曰順其自然。他們之所以碌碌無為,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人生缺乏目標,或曰缺乏對目標的專注精神,結果迷失方向、失去動力,使生活變得凌亂無序、慵懶苟且。朴實需要實干。“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要實現人生價值,創造不凡業績,除了埋頭苦干、點滴積累,別無他途。朴實需要升華。無論從事何種職業,唯不畏苦寒者,方可自得其芬。因之,我們需要對艱苦的升華,把艱苦和困難當作成功的墊腳石。無論從事何種工作,唯不計平凡,方可超越平凡。因之,我們需要對平凡的升華,在平凡中學會沉潛,在平凡中造就偉大。更為重要的是,人生需要不斷地超越和升華自我,在投身偉大事業中超越舊我、提升新我、成就大我,拿出勇氣、拿出干勁,不懈追求、日日進步,在各自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不平凡的故事,用新的創造擁抱美好的夢想,成就不平凡的人生。
美好的前景,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得來的﹔宏偉的藍圖,需要我們沉下心、鼓足勁,擼起袖子加油干。隻有像英雄模范那樣,用忠誠、執著、朴實鑄魂干事,在各自崗位上履職盡責、積極作為,才能把宏偉藍圖變成光輝現實。(向賢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