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敏
2020年07月16日14:56 來源:北京日報
周恩來有一句名言:“遇事講大局,全國一盤棋。” 這句話深刻地反映了周恩來的統籌兼顧思想。周恩來的統籌兼顧思想是根據我國具體國情和借鑒蘇聯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提出的,是馬克思主義在我國的具體應用。
周恩來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再生產理論,遵守社會生產兩大部類和國民經濟按比例發展的法則,高度重視搞好國民經濟的綜合平衡,糾正國家建設中不顧人民生活、不按比例、不求平衡、急躁冒進的錯誤認識。周恩來在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指出:“從現在起就要搞綜合平衡。國家計委要搞綜合平衡,各個部門、各個地方都要搞綜合平衡。”“工業要按短線安排生產,使生產的東西配套,再不容許出半成品。”
周恩來明確指出,中國工人階級隻有一個,沒有兩個。國營工廠的工人是中國工人階級的一部分,私營工廠的工人也是中國工人階級的一部分。誰也不能說私營工廠的工人不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成員吧。我們的加工訂貨必須統籌兼顧,既要一視同仁,又要有所不同。周恩來還要陳雲給干部作一次報告,說明加工訂貨必須貫徹統籌兼顧的原則。
1956年9月16日,周恩來在黨的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說:“應該根據需要和可能,合理地規定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把計劃放在既積極又穩妥可靠的基礎上,以保証國民經濟比較均衡地發展。”1957年9月26日,中共八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周恩來向全會所作的報告中,充分肯定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在勞動就業、工資制度和勞保福利方面取得的成績,同時也指出,對於我國人口多、底子薄的情況了解不透,在某些方面存在不切實際和不合理的現象。
他說:“我國的勞動工資和勞保福利政策,必須從統籌兼顧全國人民生活、首先是工農生活,適當安排城鄉關系這個基本觀點出發,實行合理的低工資制,盡量使大家都有飯吃,並且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使工農生活能夠逐步地得到改善。”他還談到,我國人口的增長要同生產發展相適應,指出節制生育的重要性以及公費醫療嚴重浪費和低房租的不合理性﹔提倡用互助互濟的辦法,解決職工生活中的某些困難問題。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指出,“五個統籌”的思想,即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發展。黨的十七大報告在“五個統籌”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要統籌中央和地方關系,統籌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統籌國內和國際兩個大局。這些方面的統籌,是對周恩來統籌兼顧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它拓展了統籌兼顧方針的內涵、對象和范圍,體現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深化,從而成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切入點和重要現實途徑。(李敏/淮陰工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系教授)